成语拼音:qiān shàn sāi wéi
成语解释:犹言向善而防堵邪恶。
成语出处:清·谭嗣同《刘淞芙跋》:“闻见既溥,法戒乃兴,迁善塞违,教治以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遷善僿違
英文翻译:To do good without doing good
迁:1.迁移:迁居。迁葬。拆迁。他家迁到外地去了。2.转变:变迁。事过境迁。3.调动官职:左迁。
善:1.善良;慈善(跟“恶”相对):善举。善事。心怀不善。2.善行;善事(跟“恶”相对):行善。劝善规过。3.良好:善策。善本。4.友好;和好:友善。相善。亲善。5.熟悉:面善。6.办好;弄好:善后。善始善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7.擅长;长于:善战。多谋善断。8.好好地:善自保重。善为说辞。9.容易;易于:善变。善忘。10.姓。
塞:[sāi]1.堵;填:塞住漏洞。箱子塞满了。2.堵住瓶口或其他器物口的东西:瓶塞儿。软木塞儿。[sè]同“塞(sāi)”。用于书面语词,如“闭塞”“阻塞”“塞责”“茅塞顿开”等。[sài]边界上隔绝内外的屏障。泛指易于据守御敌的险要地方:塞外。要塞。边塞。
违:1.不遵照;不依从:违背。违反。违法。违约。违章。阳奉阴违。2.离别:暌违。久违。
“迁善塞违”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古雅,但放在今天的生活里其实特别实用。比如,公司里某个员工总爱迟到,领导没有直接扣钱,而是先找他谈心,分析迟到对团队的影响,同时调整他的工作安排,让他能更轻松地准时到岗——这就是典型的“迁善”(引导向善)和“塞违”(堵住错误)。
自问:为什么要用这么文绉绉的成语?其实核心就八个字:鼓励对的,拦住错的。比如教育孩子,与其吼“不许玩游戏”,不如说“写完作业后可以玩半小时”——既给了正向激励,又划清了界限。
有个朋友开餐馆,发现服务员总记错订单。他干脆把点单流程改成扫码下单,但每周奖励“零失误”的员工。结果失误率降了七成,员工还主动优化服务细节。你看,用技术手段“塞违”,用奖励机制“迁善”,比单纯罚钱有效多了。
自问:个人能怎么用这招?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想戒奶茶又管不住嘴?可以先“塞违”——卸载外卖APP,再“迁善”——包里常备冲泡花茶。用物理隔离阻止错误行为,同时创造更容易坚持的替代方案。
个人觉得,这成语最妙的是平衡感。就像修剪树木,既要剪掉歪枝(塞违),更要留出向阳生长的空间(迁善)。现在很多企业搞合规管理,光定规矩容易让人抵触,如果同时提供合规培训和支持系统,效果会好得多。
最近看社区改造案例特别有感触。有个老小区总有人乱扔垃圾,居委会没贴告示罚款,反而组织垃圾分类游戏日,给正确投放的居民发盆栽。两个月后,垃圾点干净得像换了地方。这种“疏堵结合”的智慧,正是“迁善塞违”的现代演绎。
说到底,这个词教我们用建设性思维解决问题。遇到不良现象时,别急着对抗,先想想怎么创造让人主动选择正确道路的条件。就像治水,既筑堤防洪,也要开渠引流,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