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ìn
  • rén
  • ruò
  • jiāng
  • jiā
  • zhū
  • tuì 退
  • rén
  • ruò
  • jiāng
  • zhuì
  • zhū
  • yu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ìn rén ruò jiāng jiā zhū xī,tuì rén ruò jiāng zhuì zhū yuān

成语解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分句;指人凭自己喜好待人

繁体字形: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英文翻译:If you enter, you will add to your knees; if you leave, you will fall into the abyss

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的意思

进:1.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进。上进。推进。跃进。进退。进取。进击。进驻。进行(xíng)。进而。2.入,往里去:进见。进谒。进谗。3.吃,喝:进食。进餐。滴水未进。4.收入或买入:进账。进货。日进斗金。5.奉上,呈上:进言。进奉。进献。6.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进院。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若:[ruò]1.如;好像:安之若素。欣喜若狂。若隐若现。旁若无人。若无其事。2.姓。3.如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4.人称代词。你:若辈。[rě]见〖阿兰若〗、

将:[jiāng]1.副词。就要;快要:天将下雨。2.介词。把;拿:将革命进行到底。将功赎罪。3.下象棋时直接攻击对方的将或帅:将军。4.带领;搀扶:将幼弟而归。扶将。5.做:慎重将事。6.休养;调养:将养。7.文言副词。又;且:将信将疑。8.助词。表示动作的开始:赶将上去。[jiàng]1.军衔名。将官。在校之上。2.泛指军官:将士。损兵折将。3.带;率领:将兵。[qiāng]请;希望:《将进酒》。

加: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二加三等于五。功上加功。2.使数量比原来大或程度比原来高;增加:加大。加强。加快。加速。加多。加急。加了一个人。3.把本来没有的添上去:加符号。加注解。4.“加”跟“加以”用法不同之点是“加”多用在单音节状语之后。5.姓。

诸:1.众;许多:诸位。诸君。诸侯。诸子百家。2.姓。3.“之于(於)”或“之乎”的合音:付诸实施(=之于)。数易其稿,而后公诸社会(=之于)。有诸(=之乎)?

膝:1.大腿和小腿相连的关节的前部。通称膝盖。2.(Xī)姓。

退:1.向后移动(跟“进”相对):后退。倒退。进退两难。2.使向后移动:退兵。退敌。把子弹退出来。3.退出;离开:退席。退职。退伍。退伙。引退。4.减退;下降:退色。退烧。潮水已经退了。5.退还:退钱。退货。退票。把这份礼退了。6.把已定的事撤销:退聘。退婚。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若:[ruò]1.如;好像:安之若素。欣喜若狂。若隐若现。旁若无人。若无其事。2.姓。3.如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4.人称代词。你:若辈。[rě]见〖阿兰若〗、

将:[jiāng]1.副词。就要;快要:天将下雨。2.介词。把;拿:将革命进行到底。将功赎罪。3.下象棋时直接攻击对方的将或帅:将军。4.带领;搀扶:将幼弟而归。扶将。5.做:慎重将事。6.休养;调养:将养。7.文言副词。又;且:将信将疑。8.助词。表示动作的开始:赶将上去。[jiàng]1.军衔名。将官。在校之上。2.泛指军官:将士。损兵折将。3.带;率领:将兵。[qiāng]请;希望:《将进酒》。

坠:1.落:坠马。坠楼。摇摇欲坠。2.(沉重的东西)往下垂;垂在下面:石榴把树枝坠得弯弯的。他的心里像坠上了千斤的石头。3.垂在下面的东西:扇坠儿。耳坠儿。

诸:1.众;许多:诸位。诸君。诸侯。诸子百家。2.姓。3.“之于(於)”或“之乎”的合音:付诸实施(=之于)。数易其稿,而后公诸社会(=之于)。有诸(=之乎)?

渊:1.深水;潭:深渊。鱼跃于渊。天渊之别。2.深:渊泉。渊博。3.姓。

成语评论

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绕口,但它到底想表达什么呢?简单来说,它形容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态度极端反复——亲近时恨不得把对方捧到膝盖上,疏远时又像要把对方推下深渊。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处事方式,在生活中其实并不少见。

举个职场中的例子:小张的上司开会时夸他“能力出众”,转头却因为一个报表错误当众批评他“连基础工作都做不好”。这种“今天捧上天,明天踩下地”的行为,让同事之间充满紧张感。问题来了:为什么有人会这样对待他人?可能是因为缺乏稳定的价值观,或者习惯用极端态度来掩盖自己的不安全感。

再比如家庭场景:王阿姨对女儿时而百依百顺要什么买什么,时而又因为考试退步两分就骂她“没出息”。这种反复无常的亲子关系,反而让孩子变得患得患失。这时候要问:极端态度会带来什么后果?就像弹簧压得越紧反弹越强,长期的情绪过山车容易摧毁信任基础。

历史上也有活教材:唐太宗李世民重用魏征时称他为人镜,但当魏征反对某些政策时,又气得说要“砸碎这面破镜子”。不过李世民最终克制住了情绪波动,这才成就了君臣佳话。这里隐藏着智慧:如何避免成为成语中的反面典型?关键在于保持情绪水位线,既不过度依赖他人,也不轻易全盘否定。

我个人观察发现,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现象反而更明显——网友可以今天把某个网红捧成“神仙姐姐”,明天就集体嘲讽她是“绿茶”。这种集体性的态度极端化,本质上和成语说的是一回事。保持独立思考,用稳定的眼光看待人与事,或许才是破解之道。

下次遇到态度反复的人,不妨试着跳出“非黑即白”的框架。就像品茶不会因为第一口烫嘴就倒掉整壶茶,给人际关系多点观察和缓冲空间,可能比急着下结论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