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ìn
  • gōng
  • shǒ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ìn kě yǐ gōng,jù kě yǐ shǒu

成语解释:进:前进;退:退却;据:占据。前进可以攻击,后退可以固守。比喻进攻和防守都有主动权

成语出处:刘流《烈火金刚》第29回:“要是利用得好,那是进可以攻,据可以守,游可以击,退可以走。”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进可以攻,据可以守

英文翻译:Advance can attack, according to which can defend

进可以攻,据可以守的意思

进:1.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进。上进。推进。跃进。进退。进取。进击。进驻。进行(xíng)。进而。2.入,往里去:进见。进谒。进谗。3.吃,喝:进食。进餐。滴水未进。4.收入或买入:进账。进货。日进斗金。5.奉上,呈上:进言。进奉。进献。6.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进院。

可:[kě]1.许可:认可。2.能够:牢不可破。3.值得:可爱。4.连词。却;可是。表示转折:他年纪不大,力气可不小。5.副词。1.表示强调:在抗旱斗争中群众的劲头可大啦!2.用在疑问句中加强疑问语气:你可知道?。都说这办法好,可谁敢担保不出问题呢?6.适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词。大约:年可二十。[kè]〔可汗〕简称汗。古代鲜卑、突厥(jué)、回纥(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汗(hán)。

以:1.用;拿:以少胜多。晓之以理。赠以鲜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废言。4.表示目的:以广视听。以待时机。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广以深。7.姓。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县级以上。长江以南。五千以内。二十岁以下。

攻:1.攻打;进攻(跟“守”相对):围攻。攻城。能攻能守。攻下敌人的桥头堡。2.对别人的过失、错误进行指责或对别人的议论进行驳斥:群起而攻之。攻其一点,不及其余。3.致力研究;学习:专攻。一门心思攻外语。4.姓。

据:[jù]1.占据:据为己有。2.凭借;依靠:据点。据险固守。3.按照;依据:据理力争。据实报告。据民歌改编。4.可以用作证明的事物:凭据。证据。字据。论据。票据。实据。5.姓。[jū]拮据(形):经济境况不好,缺少钱,境况窘迫:手头据。

可:[kě]1.许可:认可。2.能够:牢不可破。3.值得:可爱。4.连词。却;可是。表示转折:他年纪不大,力气可不小。5.副词。1.表示强调:在抗旱斗争中群众的劲头可大啦!2.用在疑问句中加强疑问语气:你可知道?。都说这办法好,可谁敢担保不出问题呢?6.适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词。大约:年可二十。[kè]〔可汗〕简称汗。古代鲜卑、突厥(jué)、回纥(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汗(hán)。

以:1.用;拿:以少胜多。晓之以理。赠以鲜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废言。4.表示目的:以广视听。以待时机。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广以深。7.姓。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县级以上。长江以南。五千以内。二十岁以下。

守:1.护卫;防守。与“攻”相对:守卫。坚守阵地。2.遵循;遵守:守约。守信。守法。3.看守;守候:守门。守着病人。4.挨着;靠近:守着水的地方可多种水稻。5.古又同“狩(shòu)”。

成语评论

进可以攻,据可以守”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打仗的策略,但其实它在生活中也很有用。比如创业时,既要主动开拓新市场(进),又要稳住现有的客户(据)。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种“攻守兼备”的思维方式值得学习?

举个具体例子:小明开了一家奶茶店。他一边推出新品吸引年轻人(攻),一边优化服务留住老顾客(守)。结果生意比隔壁只做促销的店更稳当。这说明,单靠“猛冲”或“死守”都可能翻车,灵活调整才是王道。

有人可能会问:“这不是两头忙,反而容易分散精力吗?”其实关键在于分清主次。就像打篮球,带球突破时眼睛要盯着篮筐(目标),同时用身体护住球(防守)。工作和生活中,先明确核心目标,再围绕它设计攻守策略,反而能减少无用功。

我个人观察发现,擅长这种思维的人有个共同点:他们像弹簧一样能屈能伸。比如疫情期间,很多餐馆转型做外卖(攻),同时通过会员体系绑定客户(守)。这种快速响应的能力,比单纯抱怨“环境不好”要实际得多。

再换个角度看人际关系。和伴侣吵架时,既要坚持自己的观点(攻),也要给对方留台阶(守)。这种平衡不是妥协,而是让关系更健康的发展方式。毕竟,生活的战场不像游戏有重启键,每一步都要留有余地。

最后说个反常识的点:攻守策略不一定非要同时进行。就像农民种地,春天播种是“攻”,冬天修农具是“守”。分阶段侧重不同策略,反而能让资源更集中。重要的是保持整体方向的清醒认知,不被眼前得失带偏。

说到底,“进可以攻,据可以守”的本质是动态平衡的智慧。它提醒我们:成功不是靠一招制敌,而是像冲浪那样,顺着风浪的节奏调整姿势。当你能在主动出击和谨慎防御之间自如切换时,路自然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