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án
  • bì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ián yú bìng xí

成语解释:见“连舆接席”。

成语出处:宋·苏籀《答曹机宜启》:“连舆并席,琢磨益友之陪;会弁挥犀,磊落德星之聚。”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交往等

繁体字形:連輿並蓆

英文翻译:Lianyu

连舆并席的意思

连:1.连接:心连心。骨肉相连。天连水,水连天。藕断丝连。这两句话连不起来。2.连续;接续:连演一个多月。连打几枪。3.包括在内:连我三个人。连皮三十斤。连根拔。4.军队的编制单位,隶属于营,下辖若干排。5.姓。6.表示强调某一词或某一词组(下文多有“也、都”等跟它呼应),含有“甚而至于”的意思:连爷爷都笑了。她臊得连脖子都红了。你怎么连他也不认识?。连下棋也不会。连一天都没休息。

舆:1.车:舆马。舍舆登舟。2.车上可以载人载物的部分。3.指轿:肩舆。彩舆。4.地:舆地。舆图。5.众多;众人的:舆论。舆情。

并:[bìng]1.合在一起:归并。合并。把三个组并成两个。2.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平排着:并蒂莲。我们手挽着手,肩并着肩。3.表示不同的事物同时存在,不同的事情同时进行:两说并存。相提并论。4.用在否定词前面加强否定的语气,略带反驳的意味:你以为他糊涂,其实他并不糊涂。所谓团结并非一团和气。5.并且:我完全同意并拥护领导的决定。6.用法跟“连”相同(常跟“而”、“亦”呼应):并此而不知。并此浅近原理亦不能明。[bīng]山西太原的别称。

席:1.用苇篾、竹篾、草等编成的片状物,用来铺炕、床、地或搭棚子等:草席。凉席。炕席。一领席。2.座位;席位:出席。入席。缺席。退席。硬席。软席。来宾席。3.特指议会中的席位,表示当选的人数。4.成桌的饭菜;酒席:摆了两桌席。5.用于所说的话语或成桌的酒菜:一席话。一席酒。6.姓。

成语评论

连舆并席”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其实描绘了一种非常生动的场景。比如,周末的家庭聚会上,叔叔阿姨们围坐在长桌旁,一边吃饭一边聊着家长里短,这时候就可以说:“大家连舆并席,欢声笑语不断。”这里的“舆”和“席”分别指代车子和座位,整个成语原本形容多人同乘一车或共坐一席,后来延伸为人们亲密相处、共同参与某件事的状态。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和“济济一堂”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的侧重点不同。“济济一堂”强调人多且聚集在同一空间,比如“会议室里人才济济一堂”;而“连舆并席”更突出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和紧密关系,比如“项目组连舆并席讨论方案,终于找到了突破口”。一个重氛围,一个重行动。

再举个现实中的例子。疫情期间,邻居们把阳台改造成临时聊天角,每晚隔着窗户分享生活点滴。有位老爷爷在采访中说:“虽然不能串门,但大家连舆并席隔空对话,反而拉近了距离。”这种打破物理界限的联结,恰好体现了成语的现代适应性——它不再局限于实际的座位,而是强调心意相通的状态。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特别适合描述需要协作的场景。比如创业团队在共享办公空间里头脑风暴时,那种桌椅挨着摆放、随时转身就能交流的状态,不正是“连舆并席”的生动写照吗?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合作不仅是空间上的靠近,更是思想上的同频共振。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要用这么冷门的成语?其实语言就像工具箱,多备几件工具总能找到更贴切的表达。当“团结一致”显得太过正式,“亲密无间”又不够具体时,“连舆并席”恰恰能精准传递那种既有行动配合又有情感共鸣的状态。下次描述团队合作或朋友聚会时,不妨试试这个成语,或许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生动感。

"连舆并席"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