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ián yú jiē xí
成语解释:行并车,止同席。形容亲密友爱。
成语出处:《梁书·昭明太子统传》:“望苑招贤,华池爱客,连舆接席。”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交往等
繁体字形:連輿接蓆
英文翻译:Lianyu takes over
连:1.连接:心连心。骨肉相连。天连水,水连天。藕断丝连。这两句话连不起来。2.连续;接续:连演一个多月。连打几枪。3.包括在内:连我三个人。连皮三十斤。连根拔。4.军队的编制单位,隶属于营,下辖若干排。5.姓。6.表示强调某一词或某一词组(下文多有“也、都”等跟它呼应),含有“甚而至于”的意思:连爷爷都笑了。她臊得连脖子都红了。你怎么连他也不认识?。连下棋也不会。连一天都没休息。
舆:1.车:舆马。舍舆登舟。2.车上可以载人载物的部分。3.指轿:肩舆。彩舆。4.地:舆地。舆图。5.众多;众人的:舆论。舆情。
接:1.靠近;接触:邻接。接近。交头接耳。2.连接;使连接:接电线。接纱头。这一句跟上一句接不上。3.托住;承受:接球。书掉下来了,赶快用手接住。4.接受:接见。接待。接电话。接到来信。5.迎接:到车站接人。6.接替:接任。谁接你的班?7.姓。
席:1.用苇篾、竹篾、草等编成的片状物,用来铺炕、床、地或搭棚子等:草席。凉席。炕席。一领席。2.座位;席位:出席。入席。缺席。退席。硬席。软席。来宾席。3.特指议会中的席位,表示当选的人数。4.成桌的饭菜;酒席:摆了两桌席。5.用于所说的话语或成桌的酒菜:一席话。一席酒。6.姓。
“连舆接席”这个成语,乍一听可能让人摸不着头脑。它原本描述的是车连着车、席接着席的热闹场景,后来引申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密、交往频繁的状态。比如:“老张和老王退休后依然连舆接席,今天下棋明天钓鱼,倒比上班时更亲近了。”这样的生活场景,是不是瞬间让成语变得鲜活?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的核心意义是什么?其实它强调的是物理距离与情感联结的双重贴近。就像现在年轻人说的“搭子文化”——健身搭子、饭搭子,本质上都是通过共同行动建立起的紧密连接。比如同事间:“项目组的成员们连舆接席三个月,最后庆功宴上连谁爱喝冰美式、谁不吃香菜都记得清清楚楚。”
在现代社会,这种“连舆接席”的状态是否还有意义?我的观察是:深度连接正在成为稀缺品。当线上聊天可以随时被“已读不回”,能坚持定期见面、共同做事的关系显得尤为珍贵。就像疫情期间小区里的“团购小分队”,邻居们连舆接席地分发物资,反而重建了消失多年的社区温情。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藏着个使用秘诀——适合描述“由外而内”的关系升级。比如描述家庭关系:“自从每周固定家庭日,三代人连舆接席地做饭聊天,孩子竟然主动教爷爷用起了智能手机。”这里既描绘了围坐一桌的画面,又暗含了情感升温的过程。
或许有人觉得,数字时代还需要这种“古老”的相处方式吗?我的切身感受是:屏幕永远无法替代并肩而坐的温度。就像视频会议再方便,重要项目还是需要团队线下头脑风暴;微信祝福再及时,也不如年夜饭桌上碰杯时的笑声真实。当我们主动创造“连舆接席”的机会,其实是在给人际关系做“防脱固发”护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