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ì shí yīng wù
成语解释:适合时宜,顺应世务。
成语出处:《魏书·良吏传序》:“但廉平常迹,声问难高;适时应务,招响必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適時應務
英文翻译:Timely response
适:[shì]1.相合:适用。适意。2.舒服:安适。3.恰巧:适逢其会。4.去:无所适从。5.旧指女子出嫁:适人。[kuò]迅疾。用于人名。姓氏
时: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应:[yìng]1.回答或随声相和:应答。呼应。应对(答对)。应和(hè)。答应。喊他不应。应承。反应(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2.接受,允许,答应要求:应邀。应聘。应考。3.顺合,适合:顺应。适应。应机。应景。应时。应用文。4.对待:应付。应变。应酬。[yīng]1.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应当。应该。应分(fèn)。应有尽有。2.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应皆平定”。3.姓。
务:1.事情:事务。任务。公务。2.从事;致力:务农。好高务远。3.旧时收税的关卡(今只用于地名):曹家务(在河北)。商酒务(在河南)。4.务必:务须。除恶务尽。务请按时参加。5.姓。
生活中总有些成语听起来文绉绉的,比如“适时应务”这个词,到底该怎么用呢?先看个场景:老张的早餐铺原先只卖豆浆油条,发现最近年轻人爱买咖啡三明治,他立刻在窗口加了现磨咖啡和可颂面包,三个月后营业额翻倍——这就是典型的“适时应务”。
有人可能会问:“这不就是跟风吗?”其实不然。适时应务的核心在于“主动观察+精准调整”。比如疫情期间,许多健身房推出线上私教课,不是盲目模仿他人,而是基于用户居家锻炼的真实需求,将原本的场地限制转化为服务优势。这种既有原则又有弹性的应变能力,才是成语的精髓。
另一个常见困惑是:“改变会不会失去自我?”某传统茶商的故事或许能解答。他们保留手工制茶工艺的同时,开发了冷泡茶包和茶味冰淇淋,既守住了百年老字号的文化底蕴,又抓住了年轻消费群体的眼球。这让我想到:真正的适时应务就像竹子,根基扎得深,枝叶却随风而动。
观察身边会发现,会适时应务的人都有个共同特点:他们像气象站一样关注环境变化。比如程序员老李,十年前专攻Java,三年前转战Python,现在又开始研究AI模型部署。每次转型都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原有技术栈上叠加新技能,这种迭代思维让他在职场始终保有竞争力。
最后说点个人体会:信息爆炸的时代,死守经验反而容易陷入困境。上周陪邻居阿姨摆地摊,她发现城管巡查规律后,把出摊时间从全天改为早晚高峰,还搭配卖起便携早餐,日收入反而增加。这个朴素的例子告诉我们:适时应务不是多么高深的学问,而是保持对生活的敏锐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