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ú
  • chòu
  • zh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ú chòu zhī fū

成语解释:比喻嗜好怪癖,与众不同的人。

成语出处:三国 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人各有好尚,兰茝荪蕙之芳,众人之好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逐臭之夫

英文翻译:a fellow who pursues rancidness

逐臭之夫的意思

逐:1.追赶:追逐。逐鹿。随波逐流。2.驱逐:逐客令。逐出门外。3.挨着(次序):逐年。逐字逐句。逐条说明。4.姓。

臭:[chòu]1.(气味)难闻(跟“香”相对):臭气。臭味儿。2.惹人厌恶的:臭架子。名声很臭。3.拙劣;不高明:臭棋。这一着真臭。4.狠狠地:臭骂。臭揍一顿。5.(子弹)坏;失效:臭子儿。这颗子弹臭了。[xiù]1.气味:乳臭。空气是无色无臭的气体。2.同“”。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夫:[fū]1.丈夫(zhàng·fu):夫妻。夫妇。姐夫。姑夫。2.成年男子:匹夫。一夫守关,万夫莫开。3.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渔夫。农夫。轿夫。4.旧时服劳役的人,特指被统治阶级强迫去做苦工的人:夫役。拉夫。5.姓。[fú]1.指示代词。那;这:独不见夫螳螂乎?2.人称代词。他:使夫往而学焉。3.a)用在一句话的开始:夫战,勇气也。b)用在一句话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感叹:人定胜天,信夫。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成语评论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那下等的,也有那些逐臭之夫,垂涎着要尝鼎一脔。”

逐臭之夫的造句

  1. 造句 每个人的癖好不同,到处都有逐臭之夫,你何必大惊小敝?
  2. 造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嗜好,所以对于那些逐臭之夫,我们应该多一些理解。
  3. 造句 大家都受不了他的体味,只有小明喜欢,也可说是个逐臭之夫吧!
  4. 造句 臭鱼的味道我觉得一点也不好,但也有一些逐臭之夫居然很喜欢。
  5. 造句 这个气味人人掩鼻,只有老王这个逐臭之夫,喜欢得不得了。
  6. 造句 每个人的癖好不同,到处都有逐臭之夫,你何必大惊小怪?
  7. 造句 我觉得他是一个逐臭之夫,老是把头发弄得稀奇古怪的,每次出门打理头发都要花上两个小时。
  8. 造句 小明都被大家背地里称作逐臭之夫,因为他总是和最丑的人在一起,而我却觉得他其实蛮有爱心。
  9. 造句 人人有嗜好的自由,我们对逐臭之夫应该一视同仁,予以尊重。
  10. 造句 是嗜痂之癖,逐臭之夫!杨修再世(网友):所谓“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逐臭之夫"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