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ōng qíng dá lǐ
成语解释:对事理认识得透彻、明了。指说话、做事很讲情理。通、达:明白、通晓。通达人情事理。
成语出处:清 天花才子《后西游记》:“还是这位师兄通情达理,请坐奉茶。”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通情達理
英文翻译:show common
通:[tōng]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这个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通炉子。3.有路达到:四通八达。火车直通北京。4.连接;相来往:沟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无。5.传达;使知道:通知。通报。通个电话。6.了解;懂得:通晓。精通业务。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国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万事通。8.通顺:文章写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称。10.姓。[tòng]用于动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儿说。
情:1.感情:热情。有情。无情。温情。2.情面:人情。讲情。托情。求情。3.爱情:情书。情话。谈情。4.情欲;性欲:春情。催情。发情期。5.情形;情况:病情。军情。实情。灾情。6.情理;道理:合情合理。不情之请。
达:1.通;到。例:四通八达。抵达。2.对事理认识得透彻:通达事理。3.达到;实现:目的已达。达成协议。4.告知;表达:转达。传达。5.指得到显要的地位:显达。
理:1.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木理。肌理。条理。2.道理;事理:合理。理屈。理当如此。3.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4.管理;办理:处理。理财。当家理事。5.整理;使整齐:理发。理一理书籍。6.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式):路上碰见了,谁也没理谁。置之不理。7.姓。
“通情达理”这个词听起来文绉绉的,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既能理解别人的感受,又能用合理的方式处理问题。比如同事因为家里有事频繁请假,你主动帮他分担工作,这就是“将心比心”的体现——先理解对方的难处,再找到解决办法。
有人可能会问:“通情达理和单纯的好脾气有什么区别?”举个例子,朋友因为工作压力大向你抱怨,如果只是附和“别往心里去”,可能显得敷衍;但如果能说“我懂你现在的焦虑,咱们一起想想怎么调整任务优先级”,这就是既共情又给出实际建议,这才是真正的“善解人意”。
生活中最难做到的是什么?或许是“对事不对人”。比如孩子考试不及格,家长如果直接批评“你怎么这么笨”,只会打击信心;换成“这次题目确实难,我们看看错题怎么改进”,孩子反而更愿意接受。这种“以理服人”的态度,既维护了关系,又解决了问题。
有人担心:“太讲道理会不会显得冷漠?”其实恰恰相反。小区里两位邻居因为停车位争吵,居委会阿姨说“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不如按单双号轮流停”,既化解矛盾又保留体面。这种“情理兼顾”的做法,反而比单纯劝和更有温度。
在我看来,通情达理不是天生的技能,而是需要练习的思维方式。就像学骑自行车,刚开始可能会摔跤,但只要记住“先听后说、换位思考、寻找共识”这三步,慢慢就能在人际交往中骑得稳当。毕竟,世界需要的不只是聪明人,更是那些能让别人感到被理解的温暖存在。
最后想抛个问题:为什么有些看似理性的人反而人缘不好?可能因为他们只盯着“对错”,却忘了人和人之间还有“冷暖”。就像用尺子量温度,工具本身没错,但用错了地方。真正的高情商,应该是左手拿着同理心,右手握着逻辑尺,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找到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