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ōng quán dá lǐ
成语解释:通晓权宜与事理。
成语出处:汉·王粲《弹棋赋》序:“因行聘志,通权达理,六博是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通権達理
英文翻译:show common
通:[tōng]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这个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通炉子。3.有路达到:四通八达。火车直通北京。4.连接;相来往:沟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无。5.传达;使知道:通知。通报。通个电话。6.了解;懂得:通晓。精通业务。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国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万事通。8.通顺:文章写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称。10.姓。[tòng]用于动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儿说。
权:1.秤锤。2.权衡:权其轻重。3.权力:当权。有职有权。掌握大权。生杀予夺之权。4.权利:人权。公民权。选举权。发言权。5.有利的形势:主动权。制空权。6.权变;权宜:权诈。权谋。通权达变。7.权且;姑且:权充。死马权当活马医。8.又同“颧”。
达:1.通;到。例:四通八达。抵达。2.对事理认识得透彻:通达事理。3.达到;实现:目的已达。达成协议。4.告知;表达:转达。传达。5.指得到显要的地位:显达。
理:1.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木理。肌理。条理。2.道理;事理:合理。理屈。理当如此。3.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4.管理;办理:处理。理财。当家理事。5.整理;使整齐:理发。理一理书籍。6.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式):路上碰见了,谁也没理谁。置之不理。7.姓。
“通权达理”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它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比如,公司里原本规定必须到岗上班,但突然遇到极端天气,领导主动提出“本周允许远程办公,但项目进度不能耽误”。这时候,员工既感激公司的灵活安排,又自觉加班完成任务——这就是“通权达理”的体现:既理解规则背后的目标,又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方法。
有人可能会问:“通权达理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其实它就像走平衡木。比如社区里有个老人总爱捡废品堆在楼道,邻居们没有直接投诉,而是帮他联系回收站定期上门,既解决了安全隐患,又照顾了老人的感受。规则不是铁板一块,但解决问题时也不能丢掉底线,找到中间的“动态平衡点”才是关键。
再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朋友向你借车,你明知对方刚拿驾照,直接拒绝怕伤感情,但盲目答应又担心风险。这时候可以说:“我周末正好要去郊区,不如我开车咱们一起?”既保护了财物,又维护了关系。这种处理方式背后,藏着对人性的理解:人们在乎的往往不是表面结果,而是自己是否被尊重。
通权达理的智慧在家庭教育中尤其重要。比如孩子偷偷玩手机,家长如果只会没收,可能引发对抗;但完全放任又会导致沉迷。有位妈妈的做法很有趣:她和孩子约定“每天完成学习任务后,可以用手机看30分钟科普视频”。既满足了孩子的需求,又把娱乐变成了学习机会。教育不是非黑即白的战场,更像是共同探索解决方案的旅程。
现代社会变化越来越快,“一根筋”的思维方式很容易碰壁。就像导航软件遇到堵车会重新规划路线,人也要学会在坚持方向的同时调整路径。但需要注意的是,灵活不等于无原则。那些既能守住核心价值,又能接纳新方法的人,往往能在复杂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最后想分享一个观察:地铁早高峰时,偶尔会看到有人默默把双肩包背到胸前。这个细微的动作,既让自己在拥挤中少占空间,又避免了碰到他人。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恰恰是“通权达理”最生动的注脚——对他人的体谅与对规则的尊重,原本就可以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