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ōng
  • cái
  • sh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ōng cái dá shí

成语解释:指博学多才、见识练达的人。

成语出处: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通材達識

英文翻译:Be knowledgeable

通材达识的意思

通:[tōng]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这个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通炉子。3.有路达到:四通八达。火车直通北京。4.连接;相来往:沟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无。5.传达;使知道:通知。通报。通个电话。6.了解;懂得:通晓。精通业务。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国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万事通。8.通顺:文章写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称。10.姓。[tòng]用于动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儿说。

材:1.木料:木材。树木已经成材。2.原材料;资料:钢材。教材。3.人的资质能力:因材施教。4.从资质能力的高低来衡量的某种人:人材。蠢材。5.棺材:一口材。

达:1.通;到。例:四通八达。抵达。2.对事理认识得透彻:通达事理。3.达到;实现:目的已达。达成协议。4.告知;表达:转达。传达。5.指得到显要的地位:显达。

识:[shí]1.认得:识字。相识。2.知识:常识。学识。3.见解;辨别力:很有见识。远见卓识。[zhì]1.记住:博闻强识。2.标志;记号:款识。

成语评论

通材达识”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其实说白了就是形容一个人啥都懂点儿,还能灵活运用。比如公司里有个同事,既能写代码又能谈客户,甚至还能帮团队设计海报,大家就会感叹:“老张真是通材达识,简直是行走的百科全书!”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专业分工这么细,为啥还要当“通材”?举个例子,医生如果只懂开药方,却不了解患者心理或医保政策,治疗效果可能大打折扣。就像疫情期间,那些既懂医学又擅长科普传播的专家,反而能更有效地指导公众防疫。

我自己观察发现,通材达识的人有个共同特点:他们像知识的“路由器”,能把不同领域的知识串联起来。比如做产品经理的朋友,把心理学中的峰终定律用在了用户界面设计上,结果用户留存率直接提升了20%。这种跨界应用的能力,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

还有个现实问题:普通人怎么培养这种能力?其实不必样样精通,关键是要保持开放的学习心态。有个特别管用的方法——每季度给自己定个“陌生领域探索计划”。去年我试着学了三个月的基础编程,虽然没成为工程师,但在和技术团队沟通时明显顺畅多了。

有意思的是,人工智能越发达,通材达识的价值反而越凸显。AI可以快速生成专业内容,但要把医学知识转化成老百姓听得懂的防疫指南,或者把区块链技术落地到农产品溯源,依然需要人类那种融会贯通的能力。未来的职场竞争中,或许正是这些“知识混搭高手”最吃香。

"通材达识"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