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ùn
  • sh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ùn shì lí sú

成语解释: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

成语出处:《楚辞·九章·悲回风》“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汉·王逸注:“申徒狄也,遇暗君遁世离俗,自拥石赴河,故言抗迹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隐居

繁体字形:遯丗離俗

英文翻译:try to keep away from this world

遁世离俗的意思

遁:1.逃避;逃走:逃遁。宵遁。2.隐藏;消失:隐遁。遁迹。

世:1.时代:近世。当世。2.人的一生:一生一世。3.一代传一代的:世医。世交。4.指有世交关系的:世叔。5.一代一代父子相承而形成的辈分:第十五世孙。6.世界;社会:举世无双。公之于世。7.地质年代分期的第四级。如新生代第四纪分成更新世和全新世。

离:1.相距,隔开:距离。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2.离开,分开:分离。离别。离家。离散(sàn)。离职。离异。离间(jiàn)。支离破碎。3.缺少:办好教育离不开教师。4.八卦之一,符号是“☲”,代表火。5.古同“”,遭受。6.古同“”,妇女的佩巾。7.〔离离〕形容草木茂盛,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8.姓。

俗:1.风俗:习俗。移风易俗。2.大众的;通行的;习见的:约定俗成。通俗。3.趣味不高的;令人厌恶的:庸俗。俗气。4.没出家的人;世俗:僧俗。还俗。

成语评论

你别说,"遁世离俗"这成语乍一听挺玄乎,但仔细琢磨其实很有意思。比如陶渊明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不就是典型的遁世离俗吗?不过老陶这算不算消极避世呢?哎,其实人家是在乱世中守护精神净土,这种选择需要大智慧。

比方说现在有些年轻人跑去终南山隐居,是不是现代版遁世离俗?别急着下结论,他们可能只是需要暂时抽离现实压力。不过话又说回来,完全与世隔绝真的可行吗?我看未必——有个搞IT的程序员朋友,每周固定两天关掉手机读书种菜,这种"半遁世"状态反而让他工作效率翻倍。

再比如《红楼梦》里的妙玉,带发修行看似超然,实则放不下对宝玉的情愫。这就引出一个核心问题:遁世离俗到底要离什么?依我看,重点不在物理隔绝,而在心境修炼。就像我老家二大爷,天天在菜市场摆摊,但见谁都乐呵呵的,这才是真·大隐隐于市。

不过话说回来,现代社会要彻底遁世确实难。但咱们可以学学苏东坡"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智慧,在忙碌中给自己留片精神自留地。比如每天抽半小时关掉电子设备,泡杯茶发发呆——你别说,这法子治焦虑症比啥药都管用。

说到底,遁世离俗不该是逃避现实的借口,而是种自我调节的艺术。就像打游戏要会走位躲技能,人生也得学会适时切换状态。那些既能享受都市便利,又能保持内心澄明的主儿,才是真正掌握了这门传统智慧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