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āng
  • mín
  • wéi
  • bě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āng yǐ mín wéi běn

成语解释: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成语出处:《尚书 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

繁体字形:邦以民為本

英文翻译:The state is based on the people

邦以民为本的意思

邦:1.国:邦交。友邦。邻邦。2.姓。

以:1.用;拿:以少胜多。晓之以理。赠以鲜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废言。4.表示目的:以广视听。以待时机。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广以深。7.姓。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县级以上。长江以南。五千以内。二十岁以下。

民:1.人民:国泰民安。为民除害。2.指某种人:藏民。回民。农民。渔民。牧民。居民。侨民。3.民间的:民歌。民谣。4.非军人;非军事的:拥军爱民。民航。民用。5.姓。

为:[wéi]1.做:有为。事在人为。敢作敢为。大有可为。2.充当:选他为代表。3.变成;成:一分为二。化为乌有。变沙漠为良田。4.是:十寸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7.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或感叹:何以家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构成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大为高兴。广为传播。深为感动。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气:极为重要。甚为便利。颇为可观。尤为出色。[wèi]1.帮助;卫护: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2.表示行为的对象;替:为你庆幸。为人民服务。为这本书写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本:1.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2.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3.草的茎,树的干:草本植物。4.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体。5.原来:本来。本领。6.自己这方面的:本国。本身。本位。本分(fèn)。

成语评论

邦以民为本”出自《尚书》,意思是“国家以百姓为根本”。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还适用吗?我们不妨通过几个场景来理解。

举个历史案例:唐太宗曾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把百姓比作水,国家比作舟。他在位时减轻赋税、兴修水利,开创了贞观之治。这验证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朴素道理。

现代应用场景:某市近年推行社区医疗站建设,居民步行15分钟就能看病。政府工作人员告诉我:“基层服务做扎实了,社会矛盾自然减少。”这种“把资源向民生倾斜”的做法,正是“邦以民为本”的生动体现。

反向思考时刻:如果忽视这个原则会怎样?某地曾强推化工项目引发群体抗议,最终项目搁浅。这提醒我们:忽视民众利益的发展如同沙上筑塔,再光鲜的GDP数字也难以维持社会稳定。

企业版解读:其实企业管理也适用这个逻辑。某互联网大厂去年将利润的20%用于改善员工食堂和健身房,结果员工流失率下降35%。创始人说:“员工才是公司最大的资产。”这种思维转换,本质上也是“民本思想”的延伸。

我个人观察到,新时代的“民本”已超越温饱层面。现在年轻人更关注教育公平、环境质量、职业发展空间。某地政府开通线上民意平台,每月处理近万条建议,从垃圾分类到公交线路调整,真正让政策跟着需求走。

最后留个思考题:您所在社区的便民措施,哪些让您感受到“被重视”?这些细节或许就是“邦以民为本”在现代生活中的真实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