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ǔ hòu shī yán
成语解释:酒喝多了以后,不能自持,说了不该说的话。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6回:“是我一时愚蠢,不是了,酒后失言,反被那婆娘瞒过了,怪兄弟相闹不得。”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酒后失言
英文翻译:give one 's speech free scope after drinking wine
酒:1.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过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如葡萄酒、白酒等。2.(Jiǔ)姓。
后: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后门。村前村后。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后天。日后。后辈。先来后到。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后。7.姓。
失:1.丢掉:遗失。丧失。2.找不着:迷失路径。3.违背:失信。失约。4.没有把握住:失手。失足。5.没有达到目的:失意。失望。6.改变常态:失色。失神。7.错误:过失。千虑一失。
言: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朋友聚餐时喝了点酒,第二天突然发现手机里多了几条尴尬的语音消息,或是被人提醒昨晚说了不该说的话?这种情况用成语来说,就是典型的「酒后失言」。
为什么酒精会让人变得口无遮拦?其实这和酒精对大脑皮层的抑制作用有关。当理性思考能力被麻痹,平时藏在心底的话就像开闸的洪水,这时候「酒后吐真言」的成语就派上用场了。比如同事小张在部门年会上喝多了,突然拉着领导说:"其实您上次那个决策真的有问题..."这种直率在清醒时绝对说不出口。
「言多必失」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形容类似场景。去年同学聚会时,老王两杯白酒下肚就开始点评在场每个人的感情状况,从离婚率聊到二胎政策,最后连自己十年前暗恋班花的事都抖了出来。这提醒我们:酒杯里装的不仅是液体,更是打开话匣子的钥匙。
有人会问:既然知道可能说错话,为什么还要喝酒?这就像明知雨天路滑还要出门,社交场合的饮酒文化往往让人难以拒绝。不过我倒觉得,与其战战兢兢怕说错话,不如提前做好预案。比如在参加重要饭局前,给自己设定饮酒上限,或者准备几个安全话题。
「祸从口出」的教训自古就有。明朝有官员在酒宴上嘲笑同僚的诗作,结果被记恨二十年。现代职场中,这样的故事仍在重演。上周就听说有销售经理在客户面前喝醉,把公司底价当成玩笑说了出来。这提醒我们:酒杯碰响时,也是风险靠近时。
其实适度饮酒也能成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关键是要像控制车速那样把握饮酒节奏,保持三分清醒。当你感觉舌头开始打结时,不妨主动切换成茶水,或者用「我明天要早起」这样的万能借口。记住:真正的交情不在酒量深浅,而在相处时的真诚与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