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ǐ lǐ wài wài
成语解释:里面和外面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4回:“时值秋残冬到,石秀里里外外,身上都换了新衣服穿着。”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状语;指里面和外面
繁体字形:裏裏外外
英文翻译:Inside out
里:[lǐ]1.(里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里儿。衣服里儿。这面是里儿,那面是面儿。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邻里。里弄。4.家乡:故里。乡里。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6.姓。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内部(跟“外”相对):手里。箱子里。话里有话。2.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这里。那里。头里。
里:[lǐ]1.(里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里儿。衣服里儿。这面是里儿,那面是面儿。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邻里。里弄。4.家乡:故里。乡里。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6.姓。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内部(跟“外”相对):手里。箱子里。话里有话。2.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这里。那里。头里。
外:1.外边;外边的。与“内”“里”相对:门外。外表。2.关系疏远的;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人。外乡。3.指外国:对外贸易。外侨。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外加。外号。5.称母亲、姐妹、女儿的亲属:外祖母。外甥。外孙。
外:1.外边;外边的。与“内”“里”相对:门外。外表。2.关系疏远的;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人。外乡。3.指外国:对外贸易。外侨。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外加。外号。5.称母亲、姐妹、女儿的亲属:外祖母。外甥。外孙。
“里里外外”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先看个例子:老张刚搬新家,里里外外打扫了三遍,连窗缝里的灰尘都没放过。这里“里里外外”不仅指房屋的每个角落,更透露出主人追求完美的态度。
有人问:“这和‘方方面面’有什么区别?”其实,“里里外外”更强调物理空间的覆盖感,比如“社区志愿者把养老院里里外外布置得焕然一新”——你能立刻联想到他们擦玻璃、修花园的具体画面。而“方方面面”更适合抽象概念,比如“这份报告考虑了项目的方方面面”。
在职场中怎么活用这个词?假设你负责年会筹备,可以说:“这次活动要里里外外检查流程,从签到台的动线设计到舞台灯光调试都不能马虎。”这种说法比单纯说“全面检查”更有画面感,让同事自然联想到需要关注的细节层级。
有个有趣的发现:现代人用“里里外外”时,常会搭配数字化场景。比如自媒体博主说:“我把手机里里外外清理了一遍,删了200G无用文件。”这里既指存储空间清理,也暗示对数字生活的整理需求。这种新旧语境的碰撞,让传统成语焕发新生机。
为什么这个成语历久弥新?或许因为它精准捕捉了人类追求完整的本能。就像妈妈叮嘱远行的孩子:“行李里里外外的口袋都要检查”,简单的四个字,既包含物理上的周全,也藏着情感上的牵挂。下次想表达彻底、周详的意思时,不妨试试这个自带立体感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