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īn
  • jìn
  • qi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īn jìn qiú bì

成语解释:皮袍破了,钱用完了。形容贫困失意的样子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纳。黑貂之裘弊,黄金百镒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比喻境况困难

繁体字形:金儘裘敝

英文翻译:The best

金尽裘敝的意思

金: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尽:[jìn]所有的:尽数。尽人皆知。[jǐn]1.力求达到最大限度:尽早。尽着平生的力气往外一推。尽可能地减少错误。2.(有时跟“着”连用)表示以某个范围为极限,不得超过:尽着三天把事情办好。3.(有时跟“着”连用)让某些人或事物尽先:先尽旧衣服穿。单间房间不多,尽着女同志住。4.用在表示方位的词前面,跟“最”相同:尽前头。尽北边。5.尽自:这些日子尽下雨。事情已经过去了,尽责备他也无益。

裘:1.毛皮的衣服:狐裘。轻裘。集腋成裘。2.姓。

敝:1.破旧;破烂:敝衣。舌敝唇焦。2.谦辞,用于跟自己有关的事物:敝姓。敝处。敝校。3.衰败:凋敝。经久不敝。

成语评论

金尽裘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古雅,但它背后的故事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比如,有人攒了多年积蓄去外地创业,结果项目失败,钱花光了,连身上穿的皮草大衣都磨破了边角,这时候朋友调侃他:“你这可真是‘金尽裘敝’啊!”这句话既点出了他的经济窘境,又暗含了对他坚持精神的认可。

这个成语到底在说什么?核心问题其实是:为什么古人要用“金”和“裘”来形容困境?其实这里的“金”代指钱财,“裘”则象征体面生活。就像现代人用“钱包见底”“名牌包刮花”来形容经济危机,古人用更雅致的表达传递了同样的无奈——当钱财耗尽,连最后维持体面的物件都残破时,那种进退两难的处境就特别生动。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当代有了新解。比如有人把每月还完房贷车贷后的状态戏称为“新时代金尽裘敝”,虽然带有自嘲意味,却也反映出成年人的经济压力。这种古语今用的现象,恰好说明经典成语的生命力在于它能持续引发共鸣。

在我看来,“金尽裘敝”更像是个温柔的提醒。就像朋友看到你连续加班三个月后说:“别把自己逼到金尽裘敝的地步”,这里既有关心,也在暗示要注意劳逸结合。这种表达比直白的“别太拼”更有文化厚度,还带着点文人式的幽默感。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类似情景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的智慧。它不只是描述困境,更暗含转机——钱财可以再挣,衣服可以缝补,重要的是保持那份“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豁达。正如有人投资失败后自勉:“今日金尽裘敝,来日重整旗鼓”,这种心态转化,或许正是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