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iāo gān guì shèn
成语解释:同“鉥心刿目”。
成语出处:明·宋濂《徐永舟墓铭》:“世号为晆州诗派,方舟恶取而讽咏之,鉥肝刿肾,期超迈之乃已。”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多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穴肝劌腎
英文翻译:Liver and kidney
鉥:1.长针:“一女必有一刀、一锥、一箴、一鉥”。2.刺:“及其为诗,刿目鉥心。”
肝:人和高等动物的消化器官之一。人的肝在腹腔内右上部,分为两叶。主要功能是分泌胆汁,储藏糖原,调节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新陈代谢等,还有解毒和凝血作用。也叫肝脏。
刿:刺伤;割。
肾:1.人和高等动物的主要排泄器官,形如蚕豆,在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表面有纤维组织构成的薄膜,有血管从内缘通入肾内。血液流过时,血内的水分和溶解在水里的代谢物质被肾吸收,分解后形成尿,经输尿管输出。也叫肾脏。2.中医指外肾,即男人的睾丸。
老铁们,今儿咱们唠唠这个生僻成语"鉥肝刿肾"。哎呦喂,这词儿看着就瘆得慌!先给大伙儿解个字,"鉥"就是锥子扎,"刿"是割开,合起来就是拿锥子扎肝、用刀割肾——这不活脱脱古代酷刑吗?
那这成语到底啥意思呢?举个栗子:张三为了准备考研,天天熬到后半夜三点,朋友们劝他注意身体,他却说"古人鉥肝刿肾尚能成事,我这算啥"。这用法就有点内味儿了,说白了就是用极端自虐的方式追求目标。
等等,这成语真这么血腥?其实不然!查过资料才发现,这原本是形容创作态度的褒义词。好比李教授写学术专著时,真叫个鉥肝刿肾,每段论证都要查几十篇文献,光读书笔记就写了三大本。您瞧,这就把"刻苦钻研"的精神给具象化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拼命三郎的做法在当代还适用吗?前阵子见着个创业的朋友,顶着黑眼圈说自己在鉥肝刿肾搞项目。要我说啊,努力归努力,但咱得讲究个可持续发展不是?身体又不是铁打的,您说对吧?
再举个反例。王阿姨家闺女备战艺考,天天练舞12小时,膝盖都肿成馒头了还咬牙坚持。这时候用"鉥肝刿肾"形容,听着就让人心疼。要我说啊,努力和自虐之间就隔层窗户纸,关键得把握度。
最后抛个问题:在这个讲究效率的时代,咱们真有必要鉥肝刿肾吗?要我说,把锥子换成放大镜,把刀子换成手术刀,用巧劲儿代替蛮力,说不定能事半功倍呢!您品,您细品,是不是这么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