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ùn
  • kǒu
  • zhuō
  • sā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ùn kǒu zhuō sāi

成语解释:指口才笨拙,说话不流利

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80回:“好妹妹,我是钝口拙腮,可不能一句一句同你套!”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嘴笨,不善于说话

繁体字形:鈍口拙顋

英文翻译:Blunt mouth and clumsy cheek

钝口拙腮的意思

钝:1.不锋利(跟“快、利、锐”相对):刀钝了,要磨一磨。成败利钝。2.笨拙;不灵活:迟钝。鲁钝。3.姓。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拙:1.笨:弄巧成拙。2.谦辞。称自己的文章、意见等:拙作。拙见。

腮:也叫腮帮子。两颊的下半部。

成语评论

哎哟喂,今儿个咱们来唠唠"钝口拙腮"这个成语。您说这词儿听着是不是特形象?就像嘴里含着块热豆腐,想说又说不利索的感觉!那啥是钝口拙腮呢?说白了就是形容人嘴巴笨,不擅长表达。

您可能要问了:"这成语平时咋用啊?"举个栗子,老王在部门会议上做汇报,明明准备得挺充分,可一开口就结结巴巴,急得直挠头。这时候同事就可以调侃:"咱们老王啊,真是钝口拙腮的典范!"不过您别看老王嘴笨,人家PPT做得那叫一个精致,所以说嘛,不善言辞的人说不定藏着其他绝活呢。

话又说回来,钝口拙腮的人就注定吃亏吗?我跟你讲,这事儿得看场合。上周陪老妈参加亲戚聚会,表弟被七大姑八大姨围着问工作,憋得满脸通红说不出话。要我说啊,这时候钝口拙腮反倒成了保护色——既不用违心说漂亮话,又能避免言多必失,这不也挺好?

您可能还好奇:"这毛病能改不?"我表姐就是个活例子。刚工作那会儿她跟客户说话都打磕巴,现在经过三年刻意练习,愣是把自己练成了谈判高手。所以说啊,钝口拙腮不是原罪,关键看愿不愿意下功夫。就像老话说的,铁杵都能磨成针,笨嘴自然也能练出花。

不过依我看呐,现代社会对表达能力的要求确实有点苛刻。有些人天生就是行动派,非要逼着他们舌灿莲花,这不跟让鱼学爬树一个理儿嘛?咱们老祖宗讲"敏于行而讷于言",有时候踏踏实实做事,比能说会道更重要不是?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钝口拙腮的人往往更懂得倾听。您看公园里下棋的老大爷,虽然话不多,但每次开口都能说到点子上。所以说啊,表达方式千万种,真诚才是必杀技。下次遇到嘴笨的朋友,不妨多给点耐心,指不定就能听到金句呢!

"钝口拙腮"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