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ě
  • cháng
  • shí
  • x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iě cháng shí xīn

成语解释:比喻刚强而不为感情所动的秉性。

成语出处:唐·皮日休《桃花赋》序:“贞姿劲质,刚态毅状,疑其铁肠石心,不解吐婉媚辞。”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鐵腸石心

英文翻译:Heart of stone

铁肠石心的意思

铁:1.金属元素,符号Fe(ferrum)。银白色,质硬,延展性强,纯铁磁化和去磁都很快,含杂质的铁在湿空气中容易生锈。是炼钢的主要原料,用途很广。2.指刀枪等:手无寸铁。动铁为凶。3.形容坚硬;坚强;牢固:铁拳。铁汉子。铁饭碗。他俩关系很铁。4.形容强暴或精锐:铁蹄。铁骑。5.形容确定不移:铁定。铁的事实。铁案。6.形容表情严肃:他铁着个脸,没有一丝笑容。7.姓。

肠:1.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形状像管子,上端连胃,下端通肛门。分为小肠、大肠两部分,起消化和吸收作用。通称肠子。2.心思;情怀:愁肠。衷肠。3.在肠衣里塞进肉、淀粉等制成的食品:香肠。鱼肠。腊肠。

石:[shí]1.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花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见〖岩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药石。4.姓。[dàn]容量单位,10斗等于1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万石”等。)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成语评论

铁肠石心”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生猛?字面意思是“铁做的肠子,石头做的心”,但它的真实含义可没那么吓人。它形容一个人意志极其坚定,面对情感波动或外界压力时毫不动摇。比如一位医生在急诊室连续工作20小时后,依然冷静处理突发情况,同事感慨:“他真是铁肠石心,这种高强度工作下还能保持专业判断。”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铁肠石心是褒义还是贬义?这要看具体场景。当用来赞美抗疫前线人员的坚持时,它充满敬意;但若形容某人对待亲友过于冷漠,就带上了批评色彩。就像我们看到电视剧里的反派角色对家人死活不管不顾,弹幕里常会飘过“这人心肠比石头还硬”的评价。

有个有趣的观察:现代人使用这个成语时,常与“外冷内热”形成对比。比如某公司CEO表面雷厉风行,私下却默默资助贫困学生,员工们会说:“别看他铁肠石心的样子,办公室绿植枯了他都亲自浇水。”这种反差感恰恰说明,绝对的铁石心肠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

我曾在登山时见过真实案例。领队老张面对队员受伤、天气突变等突发状况时果断决策,被称作“铁肠石心代言人”。但当晚宿营时,我们发现他在帐篷里反复查看队员伤情记录,手机屏保还是女儿的照片。这让我想到:所谓铁肠石心,更多是特定情境下的专业素养,而非人格的全部。

语言学家发现,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在疫情期间显著上升。新闻标题常出现“铁肠石心的守护者”这类表述,既突显了抗疫人员的坚韧,又巧妙化解了直接赞美的肉麻感。这种语言智慧,正是汉语成语历经千年仍具生命力的证明。

下次遇到需要坚持原则的场合,不妨想想这个成语的分寸感。它提醒我们:坚定不等于冷酷,执着不意味固执。就像锻造铁器需要掌握火候,为人处世中的“铁石心肠”,也应当留有回温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