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ān
  • dā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ān dāo yī gē

成语解释:铅刀虽不锋利,偶尔用得得当,也能割断东西。比喻才能平常的人有时也能有点用处。多作请求任用的谦词。

成语出处:《后汉书·班超传》:“况臣奉大汉之威,而无铅刀一割之用呼?”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作请求任用的谦词

繁体字形:鉛刀一割

英文翻译:a leaden knife can cut

铅刀一割的意思

铅:[qiān]1.金属元素,符号Pb,原子序数82。银灰色。铅及其化合物均有毒。用于制造蓄电池和铸造铅字。也用作耐硫酸腐蚀、防放射线的材料。2.用石墨作笔心的笔叫铅笔。[yán]铅山,地名。在江西东部。

刀:1.切、割、削、砍、铡用的工具,一般用钢铁制成:菜刀。镰刀。铡刀。铣刀。一把刀。2.用于劈或刺的兵器:大刀。朴刀。刺刀。3.形状像刀的东西:冰刀。双刀电闸。4.计算纸张的单位,通常一百张为一刀。5.姓。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割:1.截断;放弃:割草。割爱。2.古指宰杀:割羊。割鸡焉用牛刀。

成语评论

铅刀一割”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冷门,但它的含义其实很有现实意义。比如我们可以造个句子:“虽然团队里小王的经验不足,但关键时刻他主动承担任务,真应了那句‘铅刀一割’。”这里说的就是看似普通的人或工具,在特定情境下也能发挥作用。

有人可能会问:铅刀明明不锋利,为什么还要用它?其实这个成语的核心在于“物尽其用”。就像家里生锈的老剪刀,剪不动厚布料却能拆快递;公司里刚毕业的新人,可能做不了大项目,但整理数据表格时反而比老员工更仔细。事物的价值往往取决于用对场景。

历史上还有个真实案例。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时粮草不足,临时用木牛流马运粮。这些运输工具虽然简陋,却在山路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正是“铅刀一割”的生动写照。当完美方案不可得时,能解决问题的就是好方案。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还藏着层积极哲理:不要轻易否定看似弱小的事物。就像去年小区停电,邻居用祖传的煤油灯帮大家照明,那盏灯平时被当古董供着,紧要关头却比智能台灯更靠谱。生活中很多“备胎选项”,其实都藏着未被激发的潜力。

或许有人担心“铅刀”效果不持久,但这恰恰提醒我们要动态看待能力成长。就像学吉他时,第一把练习琴音质粗糙,但正是用它弹出第一个和弦后,才有了后来登台表演的可能。每个看似不够完美的起点,都可能是蜕变的开端。

下次遇到觉得“自己还不够格”的情况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能力可以在实践中精进,但机会往往需要主动把握。毕竟再钝的刀,挥出去总比藏在鞘里有价值——这就是“铅刀一割”教给我们的行动智慧。

"铅刀一割"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