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óng chòu xūn tiān
成语解释:铜臭:铜钱的臭味。形容充满难闻的铜钱气味。指贿赂公行,风气败坏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席方行》:“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铜臭薰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銅臭薰天
英文翻译:Copper stink
铜:金属元素,符号Cu,原子序数29。紫红色,富延展性,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在湿空气中表面生成铜绿。铜可制多种合金(如黄铜、白铜)及电工器材等,也用于电镀。
臭:[chòu]1.(气味)难闻(跟“香”相对):臭气。臭味儿。2.惹人厌恶的:臭架子。名声很臭。3.拙劣;不高明:臭棋。这一着真臭。4.狠狠地:臭骂。臭揍一顿。5.(子弹)坏;失效:臭子儿。这颗子弹臭了。[xiù]1.气味:乳臭。空气是无色无臭的气体。2.同“嗅”。
薰:1.薰草,一种香草。2.花草的香气。3.“熏(xūn)”的异体字。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铜臭薰天”这个词,乍一听像是形容某种难闻的气味,但实际它和钱有关。比如有人吐槽:“那个网红餐厅明明菜品普通,却靠营销炒作价格翻倍,真是铜臭薰天!”这里的“铜臭”指金钱带来的庸俗感,“薰天”则是夸张形容其影响范围之大。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铜臭”而不用“金臭”呢?这要从古代货币说起。秦汉时期流通的“五铢钱”是铜制,百姓交易时铜币经手多人,难免沾染汗渍污垢,久而久之形成了“钱有铜臭味”的说法。这种具象化的表达,比直接说“拜金主义”更生动地传递了人们对过度逐利行为的反感。
生活中其实不乏这样的例子。比如某小区业主群里,有人提议集资修花园,结果讨论变成“这钱怎么摊”“我家阳台又看不到凭什么出钱”——原本改善居住环境的初衷,被利益计较冲得七零八落。这让我想起《红楼梦》里贾宝玉说的:“原来富贵场中,只有个利字。”古今人性竟如此相通。
不过换个角度看,追求财富本身未必可耻。关键在于“度”。就像菜市场里,摊主起早贪黑挣钱养家是生活必需;但若往蔬菜里注射防腐剂只为多赚几块钱,就成了“铜臭薰天”。个人认为,这个词更像面照妖镜,照出的是人在面对利益时的选择智慧。
现代社会有个有趣现象:年轻人一边用“铜臭薰天”批评某些行业乱象,一边又在直播间抢购打折商品。这种矛盾恰好说明,我们都在寻找物质与精神的平衡点。就像咖啡店里,有人为提神买9.9元美式,也有人愿意花38元买“氛围感”——不同的消费选择,本质上都是对生活价值的衡量。
最后分享个小观察:当社区里那位总爱计较物业费的张阿姨,主动给流浪猫搭窝时,邻居们突然发现她“没那么计较了”。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固然重要,但人心始终保留着超越物质的可能性。这或许就是“铜臭”与“薰天”之间,那缕值得守护的清新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