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uó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uó qí gǔ bù qí

成语解释:比喻人到不齐或条件不具备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指条件不具备

繁体字形:鑼齊皷不齊

英文翻译:The gongs and drums are uneven

锣齐鼓不齐的意思

锣:击乐器。铜制,似盘。一般有提手,用槌击奏。形制多样,如大锣、小锣、堂锣、云锣等。常用于吹打乐及戏曲、歌舞伴奏。

齐:[qí]1.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齐整。参差不齐。2.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齐。河水齐腰深。3.同时;同样;一起:齐名。齐声。齐心协力。一齐前进。4.全;完全:齐全。人到齐了。5.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6.中国朝代名:南朝齐。北朝齐。[jì]1.调剂: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后作“剂”。2.药剂:处齐不过数种。后作“剂”。3.界限;分际:百年,寿之大齐。4.成功;成熟:事能得齐。后作“济”。[zī]同“”。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zhāi]1.同“”。2.斋戒:齐三日而后行。3.庄敬:齐庄。齐严。

鼓:1.打击乐器,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腰鼓。手鼓。花鼓。2.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3.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鼓琴。鼓掌。4.用风箱等扇(风):鼓风。5.发动;振奋:鼓动。鼓励。鼓舞。鼓起勇气。6.凸起;胀大:他鼓着嘴半天没出声。额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钱包很鼓。口袋装得鼓鼓的。8.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齐:[qí]1.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齐整。参差不齐。2.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齐。河水齐腰深。3.同时;同样;一起:齐名。齐声。齐心协力。一齐前进。4.全;完全:齐全。人到齐了。5.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6.中国朝代名:南朝齐。北朝齐。[jì]1.调剂: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后作“剂”。2.药剂:处齐不过数种。后作“剂”。3.界限;分际:百年,寿之大齐。4.成功;成熟:事能得齐。后作“济”。[zī]同“”。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zhāi]1.同“”。2.斋戒:齐三日而后行。3.庄敬:齐庄。齐严。

成语评论

锣齐鼓不齐”这个成语,乍一听像在描述乐队排练的混乱场景,但它的实际含义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它比喻表面上看似准备充分,实际执行时却漏洞百出。比如公司开会时PPT做得精美绝伦,但轮到发言时才发现投影仪没接电源,这种“硬件到位、软件掉链子”的情况就特别贴切。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虎头蛇尾”有什么区别?其实核心差异在于“锣齐鼓不齐”更强调表面与实际的割裂感。就像装修新房时,瓷砖选了进口品牌,结果铺砖师傅把花纹拼得七零八落——材料准备无可挑剔,落地执行却令人哭笑不得。

举个生活实例:周末家庭大扫除,妈妈提前买好了五种清洁剂、三套新工具,结果爸爸擦玻璃时打翻水桶,弟弟拖地时缠住了吸尘器电线。这种“装备齐全、操作翻车”的场面,简直就是现代版“锣齐鼓不齐”的生动写照。

在职场中这种现象尤为常见。记得去年我们部门策划活动,宣传物料提前两周就设计完成,结果活动当天发现签到二维码失效。这让我深刻意识到:真正的准备不仅要“配齐道具”,更需要“彩排流程”。就像做饭不能只买齐食材,还得确认燃气灶能点火。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互联网时代有了新演绎。比如直播带货时主播滔滔不绝,结果商品链接突然崩溃;或者网红餐厅装修成打卡圣地,上菜时发现筷子没消毒。这些新时代的“锣鼓不齐”现象,本质上都在提醒我们:形式与实质必须同步共振。

观察这些现象会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往往藏在细节里。与其追求“所有锣鼓同时到位”,不如先确保核心环节运转流畅。就像搭建帐篷时,与其纠结钉子颜色是否统一,不如先确认支柱能稳稳立住。这种思考方式,或许能帮助我们在复杂事务中找到真正的着力点。

锣齐鼓不齐的造句

  1. 造句 “以前过组织生活,因为执行任务等原因常常‘锣齐鼓不齐’。
  2. 造句 他说,以往他大老远跑到机关办事,领导经常“锣齐鼓不齐”,有时还白跑一趟。
  3. 造句 周指导员说,以前村里开个会总是锣齐鼓不齐,他们连和村支部共建后,首先就是帮助他们落实组织生活制度。
  4. 造句 结果,锣齐鼓不齐,女方久等他不来,拂袖而去。
  5. 造句 由于工作时间不固定,所以,每次跳舞,都锣齐鼓不齐的。
  6. 造句 曾远敏说,在特色器乐队伍成立的2010年,很多乡镇的乐队都是“锣齐鼓不齐”,最少的时候只有几个人。
  7. 造句 “每年这个时候,由于老兵退伍、部分官兵探亲休假,连队总是锣齐鼓不齐。
  8. 造句 支队党委*记李奎说,以往在分散条件下,党委班子成员过组织生活常常“锣齐鼓不齐”,现在借助网络平台解决了制度难落实、效果难保证等诸多难题。
  9. 造句 一切整理完毕之后,吴放歌又召集那两个兵开会,只是那两个兵故意抵制,锣齐鼓不齐,召集了两三次才成功。
  10. 造句 “多米诺骨牌”就此推倒——元旦拉练,几名老兵的背囊中“锣齐鼓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