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ǐn
  • náng
  • mià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ǐn náng miào jì

成语解释: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锦囊:用锦做成的袋子。原指封在锦囊中的神机妙策;现比喻能及时解决危急或疑难问题的好办法。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4回:“汝保主公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俏皮、讥讽语句中

繁体字形:錦囊玅計

英文翻译:up one's sleeve

锦囊妙计的意思

锦:1.丝织物的一种。在三色以上纬丝织成的缎纹地上织出的绚丽多彩、古雅精致的花纹织物。有库锦、蜀锦、宋锦、云锦等。2.形容鲜明华丽的色彩:锦霞。锦鸡。

囊:[náng]1.袋子:布囊。2.像袋子的东西:胆囊。3.用袋子装:囊沙。[nāng]〔囊膪〕猪胸腹部又肥又松的肉。膪(chuài)。

妙:1.好;美妙:妙品。妙境。妙不可言。这个办法真妙。2.神奇;巧妙;奥妙:妙计。妙策。妙用。妙算。妙诀。妙手回春。莫名其妙。3.姓。

计:1.计算:核计。共计。不计其数。数以万计。2.测量或计算度数、时间等的仪器:体温计。血压计。晴雨计。3.主意;策略;计划:计策。巧计。缓兵之计。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百年大计,质量第一。4.做计划;打算:设计。为加强安全计,制定了工厂保卫条例。5.计较;考虑:不计成败。无暇计及。6.姓。

成语评论

提到“锦囊妙计”,许多人会联想到武侠小说里主角危急时刻掏出的救命纸条。但现实中,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团队开会讨论项目瓶颈时,有人突然说:“别急,我这儿有个锦囊妙计!”接着提出一个提前准备的备用方案。这种场景下,“锦囊妙计”既是比喻,也暗示解决问题的智慧储备。

有人可能会问:“锦囊妙计和普通计划有啥区别?”关键在于它的“隐藏属性”。比如朋友要参加重要面试,你偷偷塞给他一张纸条,写着应对突发问题的技巧——这就是量身定制的锦囊妙计。它不仅包含解决方案,更带有“关键时刻才亮剑”的戏剧张力。

实际生活中,我发现人们容易陷入两个极端:要么过度依赖预设方案,像死守武功秘籍的江湖菜鸟;要么完全拒绝提前准备,总想临场发挥。其实真正的智慧在于平衡,就像老厨师既带着祖传食谱,又能根据食材火候随机应变。所谓锦囊妙计,应该是工具箱里的选项,而非唯一的救命稻草。

有趣的是,现代人反而比古人更需要这个概念。当我们被海量信息淹没时,提前梳理关键策略就像给大脑安装导航系统。比如家长教孩子把“遇到陌生人搭讪怎么办”写成小卡片放书包,这种现代版锦囊妙计既实用又暖心,比抽象说教有效得多。

最后要提醒的是:再好的锦囊妙计也需要灵活运用。就像诸葛亮给赵云的三个锦囊,必须按特定时机拆开才有奇效。下次遇到棘手问题时,不妨试试这个方法:先准备两套解决方案,一套明面上推进,另一套悄悄收在“锦囊”里,或许就能体会到古人说的“谋定而后动”的妙处。

锦囊妙计的造句

  1. 造句 他得到经理传授的许多锦囊妙计,所以信心满满,无所畏惧。
  2. 造句 政府一时也想不出锦囊妙计,只好以拖待变,静观后续发展再说。
  3. 造句 我採用了老王提供的锦囊妙计,最后才得以解决难题。
  4. 造句 现在有了这条锦囊妙计,我们的工程就不怕困难了。
  5. 造句 他好像有用不完的锦囊妙计似的,不管情况如何复杂他都能从容应付。
  6. 造句 你们别急,我已有锦囊妙计,这件事很快就会解决。
  7. 造句 请大家放心,这条锦囊妙计一定会让我们转危为安。
  8. 造句 你有什么锦囊妙计,快点告诉我们吧!
  9. 造句 我采用了老王提供的锦囊妙计,最后才得以解决难题。
  10. 造句 靠着他的锦囊妙计,我们总算化解了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