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áng shé zhī fù
成语解释:常用来指多嘴多舌、喜欢说长道短、搬弄事非的女人。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瞻卬》:“妇有长舌,唯厉之阶。”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用于挑拨是非的女性
繁体字形:長舌之婦
英文翻译:A woman with a long tongue
长:[cháng]1.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a)指空间:这条路很长。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b)指时间:长寿。夏季昼长夜短。2.长度: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铁路桥全长6772米。3.长处:特长。取长补短。一技之长。4.(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5.(旧读zhàng)多余;剩余:长物。6.姓。[zhǎng]1.领导人:部长。校长。乡长。首长。2.生:长锈。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3.生长;成长:杨树长得快。这孩子长得真胖。4.增进;增加:长见识。长力气。吃一堑,长一智。
舌:1.像舌头的东西:帽舌。火舌。2.铃或铎中的锤。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妇:1.已婚的女子:少妇。2.女子的通称:妇科。3.妻子:夫妇。4.古指儿媳。
哎哟喂,大家有没有遇到过那种特别爱传闲话的邻居?比如小区里的张阿姨,谁家孩子考试不及格、谁家夫妻吵架,她总是第一个知道,还非得添油加醋说一圈。这不就是典型的“长舌之妇”嘛!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成语放到现代社会还适用吗?
举个栗子,办公室里的小王刚休完产假回来,同事李姐就到处嘀咕:“她肯定要辞职带娃了,现在的年轻人啊吃不了苦。”结果人家小王转头就拿下季度销冠。你品,你细品——这不就是“长舌之妇”的现代职场版吗?说实在的,咱们得明白:背后议论这事儿啊,就像网购的差评,总带着主观滤镜。
有朋友可能要问了:“那这成语是不是专指女性?对女生不太公平吧?”好问题!其实成语本身确实带有时代烙印,但咱们用的时候可以灵活点。比如我表哥,一个大老爷们儿,整天在家族群里转发各种小道消息,七大姑八大姨的私事被他编排得像连续剧。这时候说他是“长舌之夫”也不违和,对吧?关键还是看行为,不是性别。
不过话又说回来,为什么大家总忍不住当“吃瓜群众”呢?心理学上有个说法叫“社会比较理论”,说白了就是通过议论别人来找存在感。但咱得拎得清,偶尔八卦当调剂可以,要是把别人家的事当连续剧追,那可真是闲得慌。要我说啊,有空多琢磨自己的日子,它不香吗?
最后给大家支个招:下次听到有人传闲话,不妨学学我家楼下便利店老板。每当有人来嚼舌根,他就笑眯眯递瓶矿泉水:“天儿这么热,喝口水润润嗓子再说?”你懂的,这招既不得罪人,又巧妙转移话题,可比跟着瞎掺和强多了。记住咯,管住嘴不是认怂,而是给自己攒人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