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ān
  • suǒ
  • guó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ì guān suǒ guó

成语解释:闭;关闭;关:关口;锁:封锁。封锁关口;关闭国境。指封锁国境;不与外国通商往来。

成语出处:《周易 复》:“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定语;表示保守,不与外国交往

繁体字形:閉關鎖國

英文翻译:cut off one 's country from the outside world

闭关锁国的意思

闭:1.关;合:闭门。闭目养神。把嘴闭上。2.堵塞不通:闭气。闭塞。3.结束;停止:闭会。闭经。4.姓。

关:1.使开着的物体合拢:关窗户。把抽屉关上。2.使机器等停止运转;使电气装置结束工作状态:关机。关灯。关电视。3.放在里面不使出来:鸟儿关在笼子里。监狱是关犯人的。4.(企业等)倒闭;歇业:有一年,镇上关了好几家店铺。5.古代在交通险要或边境出入的地方设置的守卫处所:关口。关防。山海关。嘉峪关。我的责任就是不让废品混过关去。6.城门外附近的地区:城关。北关。关厢。7.门闩:门插关儿。斩关落锁。8.货物出口和进口查验收税的地方:海关。关税。9.比喻重要的转折点或不容易度过的一段时间:难关。只要突破这一关,就好办了。10.姓。

锁:1.安在门窗、器物等的开合处或连接处,使人不能随便打开的金属器具,要用钥匙、密码、磁卡等才能打开。2.用锁把门窗、器物等的开合处关住或拴住:锁门。把箱子锁上。双眉深锁。愁眉锁眼。3.形状像锁的东西:石锁。4.锁链:枷锁。5.缝纫方法,用于衣物边缘或扣眼儿上,针脚很密,线斜交或钩连:锁边。锁眼儿。6.姓。

国:1.国家:国内。祖国。外国。保家卫国。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国徽。国旗。国花。3.在一国内最好的:国手。国色。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国产。国术。国画。国药。5.姓。

成语评论

说到“闭关锁国”,这词儿听着就有点“把自己关小黑屋”那味儿,对吧?比如清朝那会儿,朝廷觉得“外国的玩意儿都是洪水猛兽”,结果搞了个海禁政策,连渔民出海打鱼都管得死死的。你说这操作,是不是像极了现代人断网闭关修炼——结果武功没练成,反而错过了整个江湖?

哎,这时候有人要问了:“闭关锁国到底图个啥啊?”说白了,当时的统治者觉得关起门来能保住自家文化,还能防外敌。但现实很骨感啊!欧洲工业革命搞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咱们还在用牛耕地呢。这就好比全班同学都在用智能手机做作业了,你偏要拿算盘敲数学题——精神可嘉,效率拉胯啊!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假设你家楼下开了个网红奶茶店,你却坚持只喝自家煮的凉白开,还嚷嚷着“外面的饮料不健康”。结果呢?朋友聚会聊起奶茶新品你插不上话,连外卖优惠券都拿不到。这不就是个人版的“闭关锁国”吗?所以说啊,适度开窗通风,总比闷出霉味儿强!

不过话又说回来,完全否定“闭关锁国”也不公平。你看疫情期间各国搞边境管控,不也算某种程度的“闭关”吗?关键得看分寸拿捏。就像吃火锅,你光涮青菜叫养生,但只涮肉片就会腻得慌——国家发展也得讲究荤素搭配嘛!

我个人倒是觉得,这成语最扎心的启示是:傲慢比无知更危险。当年要是能开个小缝看看世界,说不定历史就得改写。就像现在有些老字号品牌,守着百年秘方是本事,但要是死活不肯做线上销售,那可真要变成博物馆里的活化石了。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闭关锁国的造句

  1. 造句 历史证明,闭关锁国只会导致国家的衰败。
  2. 造句 我们一定要坚持对外开放的正确方针,再也不能走闭关锁国的老路。
  3. 造句 闭关锁国会导致经济的落后,不能得到沟通。
  4. 造句 闭关锁国,只能产生井蛙之见,只有放眼世界,才能开阔视野,开拓思维,以求更快地发展。
  5. 造句 闭关锁国的政策是严重不对的。
  6. 造句 我们既要反对崇洋媚外,也要反对闭关锁国,盲目排外。
  7. 造句 闭关锁国,因循守旧,只能使人民孤陋寡闻,国家贫穷落后。
  8. 造句 清朝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使国力越来越弱,末期把一个偌大的中国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9. 造句 严复的译事三难信达雅为打破闭关锁国,西学东渐开了先河。
  10. 造句 要使我们国家富强起来就必须开放搞活,决不能闭关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