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ì guān zì shǒu
成语解释:守:防守。封闭关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来。也比喻因循守旧;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闭门自守,又坐邻伍铸钱挟铜,奸吏因以愁民。”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行为保守,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繁体字形:閉關自守
英文翻译:close the country to international intercourse
闭:1.关;合:闭门。闭目养神。把嘴闭上。2.堵塞不通:闭气。闭塞。3.结束;停止:闭会。闭经。4.姓。
关:1.使开着的物体合拢:关窗户。把抽屉关上。2.使机器等停止运转;使电气装置结束工作状态:关机。关灯。关电视。3.放在里面不使出来:鸟儿关在笼子里。监狱是关犯人的。4.(企业等)倒闭;歇业:有一年,镇上关了好几家店铺。5.古代在交通险要或边境出入的地方设置的守卫处所:关口。关防。山海关。嘉峪关。我的责任就是不让废品混过关去。6.城门外附近的地区:城关。北关。关厢。7.门闩:门插关儿。斩关落锁。8.货物出口和进口查验收税的地方:海关。关税。9.比喻重要的转折点或不容易度过的一段时间:难关。只要突破这一关,就好办了。10.姓。
自:1.自己:自动。自卫。自爱。自力更生。自言自语。自告奋勇。自顾不暇。不自量力。2.自然;当然: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两人久别重逢,自有许多话说。3.姓。4.从;由:自小。自此。自古。自远而近。自北京出发。选自《人民日报》。来自各国的朋友。
守:1.护卫;防守。与“攻”相对:守卫。坚守阵地。2.遵循;遵守:守约。守信。守法。3.看守;守候:守门。守着病人。4.挨着;靠近:守着水的地方可多种水稻。5.古又同“狩(shòu)”。
哎呦喂,说到“闭关自守”这个成语,大伙儿可能第一反应就是“把自己关起来不跟外界玩”。那问题来了:这词儿到底咋用?举个栗子啊——比如历史上某些朝代搞海禁政策,明明外头商船带着新技术和新文化来敲门,非得关起门喊“咱自己啥都有”,结果呢?技术落后不说,连茶叶丝绸的生意都让人抢了先机。这可不就是典型的“闭关自守”嘛!
这时候可能有人挠头问:“现在社会这么开放,这成语还有现实意义吗?”嘿,您别说!前阵子听说某科技公司死活不用行业通用技术框架,非要自己从零造轮子,结果项目延期三年,市场早被竞争对手占光了。这波操作啊,简直是现代版闭关自守——说白了,拒绝交流就像给脑子戴了防毒面具,新鲜空气进不来,自个儿也憋得慌。
不过话又说回来,闭关自守就一定是坏事?您别说,还真得分情况。比如作家赶稿时关掉手机闭门创作,运动员赛前切断社交媒体专心训练,这种“主动闭关”反而能提升效率。关键差别在哪?前者是傲慢地拒绝进步,后者是清醒地聚焦目标。你品,你细品,是不是这个理儿?
有人可能要怼了:“那国家层面咋判断该不该开放?”举个反例,日本明治维新那会儿,既学西方技术又保留传统文化,这叫“开窗透气不忘擦玻璃”。反观某些死守传统的领域,比如坚持用纸质档案对抗电子化浪潮的单位,员工天天加班输数据,效率低还容易出错——这时候还硬扛,可不就是跟时代较劲嘛!
要我说啊,这成语最妙的启示在于:门锁在自己手里攥着。开不开门、开多大缝儿,得看门外刮的是春风还是沙尘暴。就像疫情期间居家办公,看似物理上“闭关”,实际上靠着网络照样和全世界连线。所以啊,真正的智慧不是开或关,而是知道什么时候该抄起钥匙,什么时候该把门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