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ì gé zì zé

成语解释: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同“闭阁思过”。

成语出处:《汉书何并传》:“诩(严诩)本以孝行为官,谓掾史为师友,有过辄闭阁自责,终不大言。”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有过失的人的反省

繁体字形:閉閣自責

英文翻译:Shut up and blame yourself

闭阁自责的意思

闭:1.关;合:闭门。闭目养神。把嘴闭上。2.堵塞不通:闭气。闭塞。3.结束;停止:闭会。闭经。4.姓。

阁:1.旧时楼房的一种,一般两层,周围开窗,多建于高处,可凭高远望。2.女子卧室的旧称:闺阁。出阁(出嫁)。3.指内阁:组阁。阁员。4.存放东西的架子:束之高阁。5.“閤”,另同“”;另音hé,同“

自:1.自己:自动。自卫。自爱。自力更生。自言自语。自告奋勇。自顾不暇。不自量力。2.自然;当然: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两人久别重逢,自有许多话说。3.姓。4.从;由:自小。自此。自古。自远而近。自北京出发。选自《人民日报》。来自各国的朋友。

责:[zé]1.责任,分(fèn)内应做的事:责任。尽责。负责。职责。专责。责无旁贷。2.要求:责求。责令。责成。3.指摘过失:求全责备。责怪。斥责。责罚。谴责。4.质问,诘(jié)问:责问。责难。责让。5.旧指为了惩罚而打:鞭责。杖责。[zhài]古同“”。

成语评论

说到“闭阁自责”这个成语,大伙儿可能有点陌生,但说白了就是“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错”。比如老张最近工作总出错,领导还没找他谈话呢,他自己先请了三天假在家闭门思过,这就叫“闭阁自责”。这时候有人要问了:“这不就是自己跟自己较劲吗?有用吗?”嗐,其实适度的反思还真能让人进步,就怕钻牛角尖变成自我消耗。

举个栗子,隔壁王婶教育孩子时总爱翻旧账。有次娃数学考砸了,她把自己锁屋里念叨:“都怪我平时没盯紧作业,当年要是坚持让他上课外班...”其实孩子就是粗心算错了两道题。你看,这种过度自责反而模糊了重点。这时候咱们得问:“闭阁自责和解决问题之间,到底该把握什么分寸?”答案很简单——反思要找具体改进方案,而不是把错误当包袱背一辈子。

前阵子我们项目组搞砸了个方案,组长带着大家开了个“不甩锅大会”。他上来先承认自己决策失误,接着挨个分析每个环节的问题。这种带着团队一起反思的“开阁自责”,可比一个人闷头背锅强多了。所以关键不在于是否要自责,而在于能不能把反省转化为实际行动。就像老话说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得记得改错不能光靠关着门拍大腿啊。

现在年轻人流行说“与其精神内耗,不如直接发疯”,这话虽然夸张,倒提醒我们别把自责搞成连续剧。我有个朋友每次失恋都要闭关写万字检讨,结果越写越觉得自己不配被爱。这时候咱们得拎得清:闭阁自责是修正方向的导航仪,可不是让人生抛锚的船锚。该开门见山时就别跟自个儿死磕,毕竟门外还有大把解决问题的机会等着呢。

说到底,这个成语最妙的在于“阁”字。它既是物理空间的门窗,也是心理状态的边界。懂得适时闭门的人,往往也明白什么时候该推窗见月。就像古人说的“吾日三省吾身”,重点不在于“省”的次数,而在于每次反省都能让明天的自己更敞亮些。所以啊,该反思时别逃避,该行动时也别犹豫,这才是闭阁自责给咱们的现代启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