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áng mí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chuān
成语解释:防:阻止;甚:超过。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成语出处:《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分句;指统治者
繁体字形: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英文翻译:The mouth of the people is better than the river
防:1.防备:预防。防涝。以防万一。谨防假冒。对这种人可得防着点儿。2.防守;防御:国防。边防。海防。布防。3.堤;挡水的构筑物:堤防。4.姓。
民:1.人民:国泰民安。为民除害。2.指某种人:藏民。回民。农民。渔民。牧民。居民。侨民。3.民间的:民歌。民谣。4.非军人;非军事的:拥军爱民。民航。民用。5.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甚:[shèn]1.副词。很;极:进步甚快。言之甚当。2.超过;过分:无甚于此者。过甚其辞。3.疑问代词。什么:要它作甚?。姓甚名谁?[shén]同“什(shén)”。
于:1.a)在:她生于1949年。来信已于日前收到。黄河发源于青海。b)向:问道于盲。告慰于知己。求救于人。c)给:嫁祸于人。献身于科学事业。d)对;对于:忠于祖国。有益于人民。形势于我们有利。e)自;从:青出于蓝。出于自愿。f)表示比较:大于。少于。高于。低于。g)表示被动:见笑于大方之家。2.后缀。a)动词后缀:合于。属于。在于。至于。b)形容词后缀:勇于负责。善于调度。易于了解。难于实行。“於”3.姓。
防:1.防备:预防。防涝。以防万一。谨防假冒。对这种人可得防着点儿。2.防守;防御:国防。边防。海防。布防。3.堤;挡水的构筑物:堤防。4.姓。
川:1.河流:河川。高山大川。百川归海。2.平地;平野:米粮川。一马平川。八百里秦川。3.指四川:川马。川菜。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句成语,乍一听有点拗口,但背后的道理其实很直观。它出自《国语》,原意是说:强行堵住百姓的嘴不让他们说话,比用堤坝拦截洪水更危险。为什么古人会拿治水和言论自由作比较呢?
举个现代例子:假设一个公司内部员工对管理方式有意见,但领导要求“不准讨论负面话题”,甚至惩罚提建议的人。结果会怎样?表面上问题好像被压下去了,但不满情绪会像被堵住的河水一样越积越高,直到某天突然爆发,可能引发集体辞职或舆论危机。这就是“防民之口”的代价——强行压制的声音,往往会以更激烈的方式反弹。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不该管理不当言论吗?”当然需要引导,但关键在方法。就像大禹治水用疏导取代围堵,现代社会更需要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比如某互联网公司在产品出现问题时,主动开设用户吐槽专区,把抱怨转化为改进建议,反而赢得了口碑。这种“开闸泄洪”的智慧,正是破解“防川困境”的关键。
从个人视角看,这个成语在今天格外有现实意义。社交媒体的普及让每个人都成了信息的“水源”,试图用删帖、禁言来控制舆论,就像用渔网拦截暴雨——不仅徒劳,还会让公信力像泡水的纸船般沉没。真正的解决之道,或许在于构建更包容的对话生态,让不同声音能在规则内有序流动。
回看历史,周厉王用特务监控百姓的故事早已成为笑谈。当今世界,那些懂得倾听、敢于直面问题的组织或个人,往往走得更稳更远。毕竟,流水不腐的道理,放在社会治理、企业管理乃至人际关系中同样适用。与其费力堵,不如智慧疏,这或许就是这句古老成语留给现代人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