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ù rén jì wěi
成语解释:骥:千里马。依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比喻依附他人而成名
成语出处: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七章:“痛责那倡言合作的学生,说他们太无志气,不识潮流,要附人骥尾。”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附人骥尾
英文翻译:Attached to the tail of a man
附:1.外加的;附带的:附录。附设。2.依靠:依附。附随。3.靠近;贴近:附近。附耳交谈。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骥:1.好马:按图索骥。2.比喻贤能。
尾:[wěi]1.尾巴。2.事物的末端:队尾。尾声。3.跟在后面:尾随。4.主要部分以外的部分;尚未了结的事情:尾数。扫尾工作。5.量词。用于鱼:一尾鱼。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yǐ]1.马尾(wěi)上的长毛:马尾罗。2.蟋蟀等尾(wěi)部的针状物:三尾儿。
“附人骥尾”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拆开来看其实挺有意思的。它的字面意思是“趴在千里马的尾巴上”,实际用来比喻借助更有能力的人或平台来提升自己。比如小王刚入职时总跟着部门里最资深的张姐做项目,别人开玩笑说他是“蹭经验”,但小王心里清楚:这就是在“附人骥尾”嘛。
有人可能会问:这跟“狐假虎威”有什么区别?其实关键在动机。前者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借势成长,后者则是虚张声势。就像小李加入创业公司时主动申请给CEO当助理,别人觉得他在打杂,其实他每天都在观察老板怎么谈判、怎么决策——这才是聪明的“附骥”方式。
生活中这样的智慧随处可见。记得我大学参加辩论赛时,特意选择跟校队冠军组队。有同学说我“抱大腿”,但三个月后当我站上领奖台时,他们都改口说我“会借力”。这让我想到:与其在黑暗里独自摸索,不如先跟着举火把的人走段夜路。
不过要注意的是,附骥不是躺平。就像风筝要借着风力才能高飞,但线轴始终要握在自己手里。去年我们小区有个宝妈群,有人天天跟着育儿达人学经验,结果自己孩子的问题反而更严重。后来才明白,育儿达人的方法适合她家孩子,不代表适合所有人——附骥尾的同时,保持独立思考才是关键。
现在很多年轻人找工作喜欢去大厂,本质上也是种“附骥”思维。有个95后朋友说得实在:“在腾讯当螺丝钉的一年,比我过去三年在小公司学的都多。”这话虽然扎心,但确实道出了平台赋能的重要性。就像登山时跟着向导走,不仅能少走弯路,还能学到辨认路标的技巧。
说到底,附人骥尾的核心在于“借势成长”而非“依赖寄生”。它更像职场版的“站在巨人肩膀上”,既要懂得抓住机遇,又要记得站稳自己的脚跟。就像春天爬山时常见的场景:藤蔓攀着树干向上生长,既借了高度,自己也始终在向着阳光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