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ù lí guāng guài
成语解释: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成语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七回:“见船上扎着无数五色的彩球,夹着各色的鲜花,陆离光怪,纸醉金迷。”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五颜六色的景色
繁体字形:陸離光恠
英文翻译:Lu liguanguai
陆:[lù]陆地,高出水面的土地:大陆。陆路。[liù]数目“六”的大写。多用于票证、账目等。
离:1.相距,隔开:距离。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2.离开,分开:分离。离别。离家。离散(sàn)。离职。离异。离间(jiàn)。支离破碎。3.缺少:办好教育离不开教师。4.八卦之一,符号是“☲”,代表火。5.古同“罹”,遭受。6.古同“缡”,妇女的佩巾。7.〔离离〕形容草木茂盛,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8.姓。
光:1.通常指照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如太阳光、灯光、月光,以及看不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等。也叫光波、光线。2.景物:风光。春光明媚。3.光彩;荣誉:为国增光。4.比喻好处:沾光。叨光。借光。5.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光临。光顾。6.光大;使显耀:光前裕后。光宗耀祖。7.明亮:光明。光泽。8.光滑;光溜:磨光。这种纸很光。9.一点儿不剩;全没有了;完了:精光。用光。把敌人消灭光。10.姓。
怪:1.奇怪:怪事。古怪。2.埋怨;责备:这事不能怪他。3.副词。非常;很:怪好听的。4.神话传说或迷信中的怪物、妖魔。
“陆离光怪”这个词,乍一听让人联想到五颜六色的灯光或奇幻的场景,但它到底怎么用?举个生活中的例子:雨后傍晚的天空,云层被夕阳染成紫红色,远处霓虹灯开始闪烁,广告牌的光影投在积水的路面上,整条街仿佛被打翻的调色盘——这种色彩混杂、景象奇特的画面,就能用“陆离光怪”来形容。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光怪陆离’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意思相通,只是成语演变过程中出现了语序调换。就像“千山万水”和“万水千山”都能用,但“光怪陆离”更常见于古籍,而“陆离光怪”在现代汉语中反而带着点新鲜感。比如描述当代艺术展:“展厅里悬挂着荧光材质的雕塑,投影仪将动态图案打在雾幕上,参观者穿梭其间,宛如踏入陆离光怪的异度空间。”
值得注意的细节是,这个成语不仅形容视觉冲击。我曾在北京胡同见到这样的场景:老式爆米花机“嘭”地炸响,腾起的白烟里闪过直播网红的补光灯,穿汉服的姑娘举着自拍杆从三轮车旁经过——传统与科技、乡土与潮流在此碰撞,这种文化层面的“陆离光怪”更能引发思考。
有人认为这类成语过时,我倒觉得恰恰相反。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接触的短视频、跨界联名产品、元宇宙概念,哪个不是“陆离光怪”的新注解?就像上周参观的沉浸式数字艺术展,全息影像与京剧脸谱结合,传统戏曲的唱腔混搭电子音乐,这种创新融合正需要这类富有张力的表达。
最后分享个实用技巧:使用这个成语时,可以试试“反差式造句”。比如写职场故事:“会议室里,PPT上跳动着荧光绿的思维导图,穿格子衫的程序员正用方言讲解区块链,窗外的夕阳把所有人的影子拉长投在股票走势图上——这般陆离光怪的日常,恰是互联网公司的生动写照。”通过具象画面传递抽象感受,能让文字瞬间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