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ú láng dé hǔ
成语解释:比喻除去一害又来一害。
成语出处:《金史·陈规传》:“近虽遗官谦察,治其奸滥,易其疲软,然代者亦非选择,所谓除狼得虎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除狼得虎
英文翻译:Get rid of wolves
除:1.去掉:根除。铲除。为民除害。2.表示不计算在内:这篇文章除附表外只有三千字。除一人因病请假以外,全体代表都已报到。3.进行除法运算,如2除6得3。4.授;拜(官职)。5.姓。6.台阶:庭除。阶除。
狼:哺乳动物,外形像狗,面部长,耳朵直立,毛黄色或灰褐色,尾巴向下垂。昼伏夜出,冬天常聚集成群,性凶暴,吃野生动物和家畜等,有时也伤害人。
得:[dé]1.得到(跟“失”相对):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得些好处。2.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得六。五减一得四。3.适合:得用。得体。4.得意:自得。5.完成:饭得了。衣服还没有做得。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得,这一张又画坏了!8.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这笔钱非经批准不得擅自动用。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刚动手挖,没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得门来。[děi]1.助动词。需要: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修这座水库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满意:这个沙发坐着真得。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唬”。
哎哟,说到“除狼得虎”这成语,大伙儿可能有点懵——这到底是夸人还是损人啊?别急,咱们先掰扯掰扯它的意思。说白了,这词儿形容的是“刚赶走一个麻烦,结果来了个更大的坑货”,就像打游戏通关后,发现下一关BOSS更难打一样,你懂的!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老张为了治厂里的迟到问题,搞了个指纹打卡机。结果呢?员工倒是准时了,可个个摸鱼刷手机,效率反而更差。这不就是典型的“除狼得虎”嘛!这时候肯定有人要问:为啥解决问题反而会捅娄子? 嘿,关键就在“头疼医头”这毛病上——光盯着表面症状,没挖到摸鱼背后的管理漏洞。
说到这儿,咱得插句实在话:生活里这种事儿可不少见!就像我家小区去年为了防小偷,把绿化带全砍了。结果呢?蚊子倒是少了,可夏天连个乘凉的地儿都没,大伙儿现在天天念叨“还不如留着让蚊子咬呢”。您瞧,这不就是拆东墙补西墙的活教材?
那到底咋避免这种尴尬局面?依我看啊,得学会“三思而后行”。好比说你要灭蟑螂,别光顾着喷药,得先查查厨房有没有食物残渣。不过话又说回来,谁还没干过几件“除狼得虎”的傻事呢?重要的是吃一堑长一智嘛!
最后抖个机灵:下次遇到问题,别急着抄家伙就上。先沏壶茶,把前因后果捋明白了,保不准能少走好些弯路。毕竟老祖宗早就提醒过咱们——治标不治本,迟早要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