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ēi fèn zhī xiǎng
成语解释:分;本分。超出本分的想法;不安分的念头。指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奢望。
成语出处:鲁迅《花边文学 命运》:“不信运命,学不能‘安分’,穷人买奖券,便是一种‘非分之想’。”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常与有连用
繁体字形:非分之想
英文翻译:inordinate ambitions
非:1.错误(跟“是”相对):是非。习非成是。痛改前非。2.不合于:非法。非礼。非分(fèn)。3.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非难。非议。无可厚非。4.不是:答非所问。此情此景非笔墨所能形容。5.前缀。用在一些名词性成分的前面,表示不属于某种范围:非金属。非晶体。非司机。6.不:非同小可。非同寻常。7.跟“不”呼应,表示必须:要想做出成绩,非下苦功不可。8.一定要;偏偏:不行,我非去!9.不好;糟:景况日非。10.指非洲。
分:[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想:1.思考;动脑筋:敢想敢做。2.回忆:放在什么地方,我一时想不起来啦。3.怀念;惦记:母亲想着远行的孩子。4.希望;打算:他想上北京。5.预料;推测:没想到情况这么复杂。
嘿,你听说过“非分之想”这个成语吗?咱们先举个例子吧!比如同事突然送你一份贵重礼物,你心里嘀咕:“哎哟,他是不是有啥非分之想啊?”这时候啊,这词儿就用来形容那些超出合理范围、让人心里犯嘀咕的念头。你懂的,这种情况谁还没遇到过几次呢?
等等,那这成语只能用在负面场景吗?当然不是!比如有人想创业但资金不足,朋友开玩笑说:“你这可是非分之想啊!”这时候反而带点调侃和鼓励的意味。说真的,语言这东西啊,关键得看语境和语气,就像炒菜放盐,多了齁人,少了没味。
我有个亲戚特别逗,有次看见邻居家新买的跑车,他拍着大腿说:“要是我中了彩票,绝对也要整一辆——哎别误会,就纯属非分之想哈!”你看,这种自嘲用法既化解了尴尬,又表达了羡慕。这说明啊,成语用得好,比直接解释还生动十倍!
话说回来,为啥人们总会有非分之想呢?心理学上这叫“预期偏差”——咱总爱想象比现实更好的可能性。就像刷短视频时,看到别人月入十万的分享,心里难免痒痒。但咱得明白,脚踏实地才是硬道理。好比想吃满汉全席,总得先学会煮方便面吧?
最后唠句掏心窝的话:适度的非分之想能当奋斗动力,但要是天天做白日梦,那可就要摔跟头啦。老祖宗造这词儿真是妙,四个字就把人性的那点小心思拿捏得死死的。下次遇到啥离谱事儿,甩出这个成语,保准显得倍儿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