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ào
  • shān
  • chī
  • shān
  • kào
  • shuǐ
  • chī
  • shu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ào shān chī shān,kào shuǐ chī shuǐ

成语解释:比喻自己所在的地方有什么条件,就依靠什么条件生活。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自古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分句;指充分利用资源

繁体字形:靠山喫山,靠水喫水

英文翻译:Depend on the mountain and the water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意思

靠:1.倚着;挨近:背靠背。船靠岸。2.依靠:靠群众的智慧,解决了困难。3.信赖:可靠。靠得住。4.戏曲中某些角色所穿的铠甲:扎靠。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吃:1.把食物等放到嘴里经过咀嚼咽下去(包括吸、喝):吃饭。吃奶。吃药。2.依靠某种事物来生活:吃老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3.吸收(液体):道林纸不吃墨。4.消灭(多用于军事、棋戏):吃掉敌人一个团。拿车吃他的炮。5.承受;禁受:吃得消。吃不住。6.受;挨:吃亏。吃惊。吃批评。7.耗费:吃力。吃劲。8.被(多见于早期白话):吃他耻笑。9.见〖口吃〗。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靠:1.倚着;挨近:背靠背。船靠岸。2.依靠:靠群众的智慧,解决了困难。3.信赖:可靠。靠得住。4.戏曲中某些角色所穿的铠甲:扎靠。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吃:1.把食物等放到嘴里经过咀嚼咽下去(包括吸、喝):吃饭。吃奶。吃药。2.依靠某种事物来生活:吃老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3.吸收(液体):道林纸不吃墨。4.消灭(多用于军事、棋戏):吃掉敌人一个团。拿车吃他的炮。5.承受;禁受:吃得消。吃不住。6.受;挨:吃亏。吃惊。吃批评。7.耗费:吃力。吃劲。8.被(多见于早期白话):吃他耻笑。9.见〖口吃〗。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成语评论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人们依靠自己身边的资源生存和发展。比如住在山区的人,种果树、采药材、发展旅游业;住在海边的人,捕鱼、晒盐、做水产加工。这种因地制宜的生活方式,既现实又充满智慧。

为什么说这个成语至今仍有意义?举个例子:云南某山村以前穷得叮当响,后来村民发现山上长满野生菌,便组织采摘培训,还开了农家乐。几年后,村子成了“野生菌之乡”,游客络绎不绝。这不正是“靠山吃山”的生动写照吗?他们没盲目模仿城市搞工业,而是选择放大自身优势。

沿海渔村又是怎么“吃水”的?浙江有个小渔村,祖祖辈辈靠打渔为生。现在年轻人用直播卖海鲜,建起冷链仓库,还开发了赶海体验项目。老渔民感慨:“以前只知道出海,现在连浪花都能赚钱!”可见“靠水吃水”不是死守传统,而是用新方法激活老资源。

有人问:城市里也能用这个道理吗?当然!重庆洪崖洞靠山建吊脚楼,成了网红景点;苏州平江路傍水修古街,游客争相打卡。这些成功案例告诉我们:找准自身特色比盲目跟风更重要。就像炒菜要掌握火候,发展也要把握住“地利”。

我特别欣赏这个成语里透出的务实精神。它不鼓励空想,而是主张脚踏实地利用现有条件。不过要注意,“吃山”不能滥砍滥伐,“吃水”不能过度捕捞。现在很多地方推行“生态养殖”“可持续旅游”,既保住了饭碗,又守住了绿水青山。

下次遇到发展难题时,不妨环顾四周:我们身边是否藏着未被发现的资源?可能是独特的地理位置、手艺传承,甚至是看似普通的自然景观。与其抱怨“要啥没啥”,不如学学古人智慧——找准定位,把“靠得住”的资源变成撬动未来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