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ǒ
  • zh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í suǒ dǐ zhǐ

成语解释:谓没有止境。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祈父》:“胡转予于恤,靡所底止。”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靡所底止

英文翻译:so that there is no end [ of our toils

靡所底止的意思

靡:[mí]浪费:靡费。奢靡。[mǐ]1.倒下:望风披靡。2.没有:靡事不为(什么工作都干)。

所:1.处所:场所。住所。各得其所。2.明代驻兵的地点,大的叫千户所,小的叫百户所(后来只用于地名):海阳所(在山东)。前所(在浙江)。后所(在山西)。沙后所(在辽宁)。3.用作机关或其他办事地方的名称:研究所。派出所。诊疗所。指挥所。招待所。4.a)用于房屋:这所房子。b)用于学校等:一所医院。两所学校。5.姓。6.跟“为”或“被”合用,表示被动:为人所笑。看问题片面,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7.用在做定语的主谓结构的动词前面,表示中心词是受事:我所认识的人。大家所提的意见。8.用在“是…的”中的名词、代词和动词之间,强调施事和动作的关系:全国的形势,是同志们所关心的。9.用在动词前面,跟动词构成体词结构:各尽所能。闻所未闻。

底:[dǐ]1.最下面的部分:底层。底座。底下(a.下面;b.以后)。海底。底肥。2.末了:年底。月底。到底。3.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刨根问底。底蕴。底稿。底版。4.图案的基层:白底蓝花的瓶子。5.何,什么:底事伤感。6.古同“”,达到。[de]同“”。

止:1.停止:止步。止境。不止。2.拦阻;使停止:禁止。制止。止血。止痛。止得住。止不住。3.(到、至…)截止:展览从10月1日起至10月14日止。4.仅;只:这话你说过不止一次了。5.姓。

成语评论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明明已经完成工作,却又忍不住打开手机处理消息;刚整理完房间,转头又觉得哪里还不够整洁……这时候如果有人说"你这是靡所底止啊",就是在形容这种"停不下来"的状态。

来看几个生活化的例子: - 深夜的写字楼里,小张盯着电脑屏幕喃喃自语:"这个项目方案改了八版,领导还是不满意,真是靡所底止啊。" - 网购节期间,李姐的购物车越删越多,丈夫摇头笑道:"你这购物欲简直靡所底止。" - 刷短视频时总想着"再看最后一个",结果从黄昏看到深夜,现代人的信息焦虑可谓靡所底止

为什么这个成语值得关注? 当我们说"靡所底止",往往在表达两层含义:既承认事物的持续发展,又隐含对过度状态的警醒。就像滚雪球效应,起初只是顺势而为,后来却可能失控。比如现代职场常见的"内卷"现象,最初或许源于积极进取,但当竞争演变成无止境的比较,就变成了靡所底止的消耗战。

如何把握"持续"与"过度"的界限? 个人认为关键在于设立"健康锚点"。就像手机的电量提醒功能,当工作投入度超过80%就该预警。去年帮朋友策划婚礼时,从场地布置到请柬字体都精益求精,直到新娘累到嗓子发炎才惊觉:追求完美本身没有错,但若因此损害基本生活质量,就陷入了靡所底止的误区。

最近观察到有趣的现象:健身房里的智能跑步机新增了"强制休息模式",每半小时自动减速——这何尝不是对靡所底止的科技化解法?当我们意识到某些事情正在无限延伸时,不妨主动设置这样的"减速带",比如给深夜工作设定自动关机的电脑程序,或在购物软件设置月度消费上限。

老话常说"过犹不及",但在这个加速时代,懂得在适当时候说"到此为止"反而成为稀缺能力。就像农民懂得休耕让土地恢复肥力,现代人也需要学会给自己的生活留白。毕竟,真正的持续发展,从来都不是直线向前的冲刺,而是懂得节奏的马拉松。

下次当你感觉陷入循环时,不妨停下来问问自己:这是有价值的积累,还是无意义的重复?保持清醒的判断力,或许比盲目坚持更重要。毕竟,能够主动按下暂停键的智慧,有时候比永不停歇的奔跑更需要勇气。

"靡所底止"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