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í rán xiàng fēng
成语解释:亦作“靡然乡风”。亦作“靡然乡风”。谓群起效尤而成风气。
成语出处:《晋书·儒林传序》:“故缙绅之士靡然向风,余芳遗烈,焕乎可纪者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形成风气
繁体字形:靡然向風
英文翻译:go with the fashion
靡:[mí]浪费:靡费。奢靡。[mǐ]1.倒下:望风披靡。2.没有:靡事不为(什么工作都干)。
然:1.对;不错:不以为然。2.指示代词。如此;这样;那样:不尽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3.然而:此事虽小,然亦不可忽视。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忽然。突然。显然。欣然。飘飘然。5.又同“燃”。
向:1.方向:志向。风向。2.对着,特指脸或正面对着(跟“背”相对):向阳。面向讲台。两人相向而行。3.将近;接近:向晓。向晚。4.偏袒:老乡向老乡。5.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走。向先进工作者学习。从胜利走向胜利。6.姓。7.向来:向有研究。向无此例。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靡然向风”这个词,乍一听有点文绉绉的,但它描述的场景其实很常见。比如一家公司推出新制度后,员工纷纷效仿,甚至其他企业也开始模仿,这就叫“靡然向风”。这种现象背后藏着什么逻辑?咱们先看个例子。
某短视频平台突然流行起“知识科普”类内容,原本主打娱乐的主播们一夜之间开始讲历史、聊科学。这种集体转向,本质上是行业对用户需求的敏锐捕捉。为什么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改变风格?答案很简单:当某个模式被验证成功时,跟随往往比创新更稳妥。这种“安全牌”思维,正是“靡然向风”的核心动力。
不过,盲目跟随也有风险。去年某网红餐厅的装修风格被疯狂复制,结果导致同质化严重,三个月后大批模仿者倒闭。这提醒我们:跟风可以快速起步,但持续发展需要差异化。就像春天里百花争艳,如果都开成同一种花,再美的风景也会让人审美疲劳。
有趣的是,这种现象并不局限于商业领域。家长群里突然流行给孩子报编程班,小区里突然遍地都是同款平衡车,这些生活场景里的“靡然向风”,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群体心理。从众能带来安全感,但也可能掩盖真实需求。就像选择餐厅时,排队长的店未必最适合你的口味。
在我看来,关键要找到平衡点。十年前智能手机刚普及时,所有品牌都模仿苹果的极简设计;如今国产手机既保留基础交互逻辑,又发展出折叠屏、快充等特色功能。这种“学习-消化-创新”的路径,或许才是应对“靡然向风”的正确姿势。毕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的前提是知道自己的方向。
下次看到某个领域出现扎堆现象时,不妨多问自己:这是短期热潮还是长期趋势?我的实际需求是什么?想明白这些,既能借势而上,又不会在浪潮退去时摔得太惨。就像冲浪高手,他们不会抗拒海浪的力量,但始终掌握着自己的平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