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í rán chéng fēng
成语解释:同“靡然向风”。
成语出处:《明史·张岳传》:“谈虚论寂,靡然成风。”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形成风气
繁体字形:靡然成風
英文翻译:go with the fashion
靡:[mí]浪费:靡费。奢靡。[mǐ]1.倒下:望风披靡。2.没有:靡事不为(什么工作都干)。
然:1.对;不错:不以为然。2.指示代词。如此;这样;那样:不尽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3.然而:此事虽小,然亦不可忽视。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忽然。突然。显然。欣然。飘飘然。5.又同“燃”。
成: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为;变为:百炼成钢。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无成。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成虫。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成规。成见。成例。成药。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成批生产。成千成万。成年累月。水果成箱买便宜。8.表示答应、许可:成!就这么办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难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靡然成风”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咱们先拆开看看。“靡”是倒下、随从的意思,“然”是样子,“成风”就是形成风气。合起来就是说,某种现象像风吹草倒一样,迅速流行开来,成了普遍的习惯。比如某公司流行加班文化,大家不管忙不忙都跟着晚走,这就是典型的靡然成风。
举个例子更直观:社区里突然有几位老人开始跳广场舞,不出三个月,每天傍晚整个小区的空地都被不同队伍占满,甚至年轻人也加入学新舞步。这时候邻居们就会说:“跳广场舞在这儿真是靡然成风了啊!”这种描述既点明现象普遍,又暗含了跟风意味。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蔚然成风”有什么区别?这两个成语确实像双胞胎。主要区别在感情色彩——“靡然成风”更多指盲目效仿形成的风气,比如家长群里突然流行给孩子报编程班,不管孩子是否适合;而“蔚然成风”更偏向积极现象,比如社区垃圾分类逐渐普及,人人都自觉遵守。
我在生活中观察到,网络流行语最容易出现靡然成风的现象。去年短视频平台突然爆火的“绝绝子”,最初只是小圈子用语,两个月后连菜市场大妈都会用这个词夸黄瓜新鲜。这种快速传播既展现了语言活力,也暴露了盲目跟风的问题——很多人用着流行词,却说不清具体含义。
遇到靡然成风的现象该怎么办?我的建议是保持独立思考。比如当朋友圈突然都在打卡某网红书店时,不妨先问问自己:是真的需要读书环境,还是单纯想拍背景照?识别清楚动机,就能避免成为“被风吹倒的草”,而是做清醒的观察者。
最后分享个有趣发现:前些年流行的汉服热,最初被认为是靡然成风的短暂潮流。但如今各地汉服社团持续活跃,相关礼仪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这说明有些风气经过时间沉淀,反而能转化为文化传承的新动力。这或许提醒我们:看待流行现象,不妨多给点耐心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