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iàn mìng ěr xùn
成语解释:命:训诫。提着耳朵当面告诉他。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要求严格
成语出处:郭沫若《十批判书·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评》:“而对于秦始皇,也俨然就像在面命耳训的一样。”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长辈对晚辈
繁体字形:靣命耳訓
英文翻译:Face life ear training
面:1.头的前部;脸:面孔。面带微笑。2.向着;朝着:背山面水。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面。地面。路面。圆桌面儿。面儿磨得很光。4.当面:面谈。面洽。面交。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面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面儿。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词后缀: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镜子。两面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面。10.姓。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药面儿。胡椒面儿。13.面条:挂面。切面。汤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面倭瓜。煮的红薯很面。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面的。
命:1.动植物的生活能力:生命。救命。逃命。拼命。命脉。性命。相依为命。2.迷信认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寿数等:天命。命相(xiàng)。命运(a.迷信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b.喻发展变化的趋向,如“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的命命”)。3.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奉命。遵命。命令。使命。4.给予(名称等):命名。命题。命意。5.指派,使用:命官。
耳:1.耳朵:耳聋眼花。耳闻目睹。2.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3.位置在两旁的:耳房。耳门。4.姓。5.而已;罢了:想当然耳。技止此耳。
训:1.教导;训诫:教训。训话。训词。训了他一顿。挨了一通训。2.教导或训诫的话:家训。遗训。3.训练:培训。轮训。军训。4.准则:不足为训。5.解释(词义):训诂。6.姓。
“面命耳训”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耳熟?其实它是“耳提面命”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形容长辈或师长当面耐心教导的场景。比如一位老木匠手把手教徒弟刨木头时,不仅用语言讲解角度和力度,还会用眼神和手势示范动作,这种全方位的指导方式就是“面命耳训”的生动写照。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看视频教程就能学技术,为什么还要当面教?”举个真实案例:我跟着网红教程学做提拉米苏,明明每个步骤都照做,成品却像块湿海绵。后来西点师傅现场指出我搅打奶油时手腕角度不对——这种即时反馈和细节纠正,隔着屏幕永远学不到。
记得初中班主任有个绝活:她批改作文时会把学生叫到办公室,用红笔圈着句子问“这里用‘雀跃’会不会比‘高兴’更传神?”这种针对性指导让我至今记得描写心情的二十种动词。反观现在有些家长用手机给孩子播成语故事,虽然方便,但少了互动问答的环节,孩子听完往往只记得动画特效。
在这个视频通话普及的时代,我发现个有趣现象:越是科技公司高管,越重视面对面会议。上周参观某互联网大厂,他们的产品研讨会上,设计师会突然站起来模仿用户操作手机的动作,这种即兴的场景演绎,比文档里的用户画像生动百倍。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顶级程序员仍要参加黑客马拉松——有些知识必须通过肢体语言和现场氛围来传递。
有朋友担心当面指导效率低,其实这是个认知误区。去年我们团队远程协作总卡在方案细节,后来改成每周三下午的“咖啡时间讨论会”,意外发现那些微信群里扯不清的问题,看着对方眼睛五分钟就能达成共识。面对面时微妙的表情变化和语调起伏,往往承载着比文字更丰富的信息量。
看着地铁里越来越多戴着耳机的年轻人,我突然意识到:听觉被填满的时代,我们可能正在丢失某种重要的学习维度。就像学游泳不能只看教学视频,很多人生课题也需要真实的眼神交流和触觉反馈。下次教长辈用手机时,不妨放下图文教程,试试握着他们的手指慢慢滑过屏幕——这种温暖的“面命耳训”,或许比任何技术手段都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