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iàn bì mó zhuān
成语解释:比喻事不能成功。
成语出处:《景德传灯录 南岳怀让禅师》:“开元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常日坐禅……师乃取一砖,於彼庵前石上磨。一曰:‘师作什麽?’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能成镜邪?’(师曰):‘坐禅岂得作佛邪?’”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靣壁磨磚
英文翻译:Face wall tiling
面:1.头的前部;脸:面孔。面带微笑。2.向着;朝着:背山面水。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面。地面。路面。圆桌面儿。面儿磨得很光。4.当面:面谈。面洽。面交。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面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面儿。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词后缀: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镜子。两面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面。10.姓。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药面儿。胡椒面儿。13.面条:挂面。切面。汤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面倭瓜。煮的红薯很面。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面的。
壁:1.墙:壁报。壁灯。家徒四壁。铜墙铁壁。2.某些物体上作用像围墙的部分:井壁。锅炉壁。细胞壁。3.像墙那样直立的山石:绝壁。峭壁。4.壁垒:坚壁清野。5.二十八宿之一。
磨:[mó]1.摩擦:脚上磨了几个大泡。我劝了他半天,嘴唇都快磨破了。2.用磨料磨物体使光滑、锋利或达到其他目的:磨刀。磨墨。磨玻璃。铁杵磨成针。3.折磨:他被这场病磨得改了样子了。4.纠缠;磨烦(mò·fan):这孩子可真磨人。5.消灭;磨灭:百世不磨。6.消耗时间;拖延:磨洋工。磨工夫。[mò]1.把粮食弄碎的工具,通常是两个圆石盘做成的:一盘磨。电磨。推磨。2.用磨把粮食弄碎:磨面。磨豆腐。磨麦子。3.掉转;转变:把汽车磨过来。我几次三番劝他,他还是磨不过来。
砖:1.用土坯烧成的(也有用其他材料制成的)建筑材料:砖瓦。2.像砖的东西:茶砖。冰砖。
“面壁磨砖”这个成语,最早出自禅宗故事:一个人对着墙壁磨砖头,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要把砖磨成镜子。旁人笑他:“砖头怎能磨成镜子?”他反问:“那打坐就能成佛吗?”故事看似荒诞,却藏着深刻的隐喻。
核心问题来了:为什么“面壁磨砖”会被当作笑话? 答案其实简单——方法错了,再努力也是徒劳。就像有人拼命背单词却从不开口说英语,或者熬夜加班却始终不优化工作流程。努力本身没有错,但若方向偏差,结果只会事倍功半。
举个生活化的例子:老王想学编程,每天花5小时抄写代码却不实践操作。三个月后,他能默写整本书的代码,但连最简单的程序都写不出来。这就是典型的“面壁磨砖”,看似勤奋,实则困在无效重复里。
我个人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越是聪明的人,越容易陷入这种陷阱。因为他们擅长“执行”,却可能忽略“验证”。就像登山时只顾低头走路,忘了抬头看路标。这时候需要的不是更用力,而是停下来重新校准方向。
怎么避免成为“磨砖人”呢?有个简单的方法:建立反馈闭环。比如学习新技能时,每周做一次成果检验;工作中每完成一个阶段就复盘得失。这个过程就像给机器安装指南针,确保能量用在正确的航线上。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发现自己真的在‘磨砖’,该怎么办?”我的建议是:别懊恼,这反而是转机。禅宗故事的结尾,磨砖人最终领悟了“修行不在形式而在心性”。生活中的“磨砖时刻”,恰恰是提醒我们转换思维的好机会。
最后分享个小发现:现代人手机里装满了学习APP,书架上堆着未拆封的书籍,这种“囤积式努力”何尝不是另一种“面壁磨砖”?或许,真正的成长不在于积累多少工具,而在于是否用对了其中一两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