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án lú zhú qūn
成语解释:《战国策·齐策三》:“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鲍彪注:“逡、?同,狡兔名。”后以“韩卢逐?”比喻争强斗胜,两败俱伤。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三》:“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鲍彪注:“逡,狡兔名。”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韓盧逐逡
英文翻译:Han luququn
韩:1.周朝国名,在今河南中部和山西东南部。2.姓。
卢:姓。
逐:1.追赶:追逐。逐鹿。随波逐流。2.驱逐:逐客令。逐出门外。3.挨着(次序):逐年。逐字逐句。逐条说明。4.姓。
逡:〔逡巡〕因顾虑而徘徊不前。
大家可能第一次听说"韩卢逐逡"这个成语时会有点懵。这四个字里,"韩卢"指的是古代韩国名犬,"逡"是退让的意思。合起来讲的是猛犬追逐退让的猎物,结果反而可能陷入困境。这个成语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咱们通过实际场景来理解。
想象两家奶茶店开在隔壁:A店推出"第二杯半价",B店马上搞"买一送一";A店延长营业到凌晨,B店干脆24小时营业。这种你追我赶的竞争,就像成语里的猎犬拼命追赶,表面上在争夺市场,实际上可能两败俱伤——这不就是现代版的"韩卢逐逡"吗?
有人可能会问:竞争不是好事吗?问题就出在"无脑追逐"上。好比追公交车时,如果已经看见车开动了,是继续狂奔还是等下一班?去年双十一,某品牌为抢销量冠军,把利润压到每件只赚5毛,最后销量达标了,仓库却积压三个月发不出货。这种"为了追而追"的做法,不就像成语里的猎犬只顾埋头猛冲吗?
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现在很多创业者开始讲究"战略定力"。认识位做手工皮具的师傅,同行都在直播带货时,他坚持每周只接5单,把每件产品做成收藏品。这种看似"不追赶"的选择,反而让他的工作室在行业内建立了独特口碑。这或许给了我们新启发——有时候适当"收着点劲",反而能跑得更远。
生活中处处可见这样的智慧。就像健身房里,懂得根据身体状态调整训练强度的人,往往比每天盲目加重量的人进步更快。商业竞争、个人发展其实都是长跑,关键不在于每个弯道都要超人,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下次遇到需要追赶的情况时,不妨先问问自己:这次追逐是必要策略,还是惯性使然?
时代在变,"韩卢逐逡"的故事也在迭代。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开始推崇"蓝海战略",本质上就是避免红海市场的盲目追逐。保持清醒的判断力,在必要时刻既能全力冲刺,也能智慧收力,这或许才是现代人最需要的生存技能。毕竟,真正的赛场不在别人的跑道上,而在自己选择的征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