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ùn
  • tiān
  • yīng
  • sh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ùn tiān yīng shí

成语解释:顺:顺从。应:适应。时:时机。指上要遵从天命,下要适应时机。

成语出处:《晋书·羊祜传》:“先帝顺天应时,西平巴蜀,南和吴会,海内得以休息,兆庶有乐安之心。”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順天應時

英文翻译:follow God's will

顺天应时的意思

顺:1.向着同一个方向(跟“逆”相对):顺风。顺流而下。2.依着自然情势(移动);沿(着):顺大道走。水顺着山沟流。3.使方向一致;使有条理次序:把船顺过来,一只一只地靠岸停下。这篇文章还得顺一顺。4.趁便;顺便:顺手关门。顺嘴说了出来。5.适合;如意:顺心。顺眼。不顺他的意。6.顺利:顺遂。这些年一直很顺。7.依次:顺延。8.顺从:归顺。百依百顺。9.姓。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应:[yìng]1.回答或随声相和:应答。呼应。应对(答对)。应和(hè)。答应。喊他不应。应承。反应(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2.接受,允许,答应要求:应邀。应聘。应考。3.顺合,适合:顺应。适应。应机。应景。应时。应用文。4.对待:应付。应变。应酬。[yīng]1.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应当。应该。应分(fèn)。应有尽有。2.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应皆平定”。3.姓。

时: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成语评论

说到“顺天应时”,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老掉牙”的道理,但仔细想想,这词儿放今天还管用吗?举个例子,老张种地几十年,春播秋收从不乱来,他说:“庄稼得按节气走,强扭的瓜不甜。”结果他家的玉米总比隔壁用化肥催熟的多卖两成价。你看,这不是死板,反而是摸透了自然的脾气。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讲究效率,顺天应时会不会太慢?其实换个角度看,凌晨三点刷手机和日出而作的人,哪种更“高效”?小王开了家生鲜店,专挑应季水果卖,不仅成本低,回头客还特别多。他说:“跟着季节走,顾客觉得新鲜,我也省心。”效率和顺应自然,有时候真能两全。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嘀咕:“这不就是躺平吗?”还真不是。去年台风季,渔民老李提前加固渔船、转移渔获,别人说他瞎折腾,结果后来整片渔港就他损失最小。顺天应时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预判。就像玩冲浪,得看准浪头再发力,硬要和海浪较劲只会呛水。

我特别喜欢观察城市里的行道树。那些被硬生生移栽的银杏,头两年总蔫头耷脑,但熬过三载春秋,居然能跟着本地气候抽出新芽。这让我想到职场新人,刚入职时难免水土不服,但找准节奏后反而能长成独当一面的“老树”。适应,本身就是种生长智慧。

有个有趣的现象:越是科技发达的地方,越流行“自然作息法”。硅谷的程序员戴着能监测昼夜节律的手环写代码,东京白领按二十四节气调整饮食。或许,老祖宗的智慧正以新的形式回归。下次遇到难题时,不妨问问自己:这事有没有更“顺势”的解法?

顺天应时的造句

  1. 造句 天冷心莫冷,顺天应时调精神;添衣暖意生,爱护身体记分明;温补饮食慎,合理搭配健康行;锻炼运动勤,乐观豁达病不侵。大寒到,唯愿快乐驻你心!
  2. 造句 只是顺天应时,辅佐新朝,应该也不算什么罢?
  3. 造句 时令营销,顺天应时方可事半功倍小说:营销策划8大法宝。
  4. 造句 臣等替万民请命,恳请天后以国事为重,顺天应时,早登大宝!
  5. 造句 朕顺天应时,吊民伐罪,锐师席卷,永清海内。
  6. 造句 时令营销,顺天应时方可事半功倍。
  7. 造句 顺天应时共助淮西,没想到田将军收了礼物却反而说什么归顺朝廷。
  8. 造句 先帝顺天应时,西平巴蜀,南和吴会,海内得以休息,兆庶有乐安之心。
  9. 造句 我不识天时,我教覆灭理也应当,你阐教顺天应时,今当如何?不知昔日十二金仙,今日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