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ùn
  • tiān
  • zhě
  • cún
  • tiān
  • zhě
  • wá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ùn tiān zhě cún,nì tiān zhě wáng

成语解释:指顺从天道的就生存,违背天道的则灭亡。

成语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繁体字形: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英文翻译:Those who follow the Heaven's law will survive; those who go against it will perish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的意思

顺:1.向着同一个方向(跟“逆”相对):顺风。顺流而下。2.依着自然情势(移动);沿(着):顺大道走。水顺着山沟流。3.使方向一致;使有条理次序:把船顺过来,一只一只地靠岸停下。这篇文章还得顺一顺。4.趁便;顺便:顺手关门。顺嘴说了出来。5.适合;如意:顺心。顺眼。不顺他的意。6.顺利:顺遂。这些年一直很顺。7.依次:顺延。8.顺从:归顺。百依百顺。9.姓。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者:1.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强者。老者。作者。读者。胜利者。未渡者。卖柑者。符合标准者。2.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义后面,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文艺工作者。共产主义者。3.用在“二、三”等数词和“前、后”等方位词后面,指上文所说的事物:前者。后者。二者必居其一。两者缺一不可。4.用在词、词组、分句后面表示停顿:风者,空气流动而成。5.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语气(多见于早期白话):路上小心在意者!6.姓。7.指示代词。义同“”(多见于早期白话):者番。者边。

存:1.存在;生存:残存。父母俱存。2.储存;保存:封存。存粮。3.蓄积;聚集:存食。新建的水库已经存满了水。4.储蓄:存款。存折。零存整取。把暂时不用的现款存在银行里。5.寄存:存车处。行李先存在这儿,回头再来取。6.保留:存疑。存而不论。去伪存真。7.结存;余留:库存。收支相抵,净存二百元。8.心里怀着(某种想法):存心。心存侥幸。不存任何顾虑。9.姓。

逆:1.方向相反。与“顺”相对:逆风。逆流。2.抵触;不顺从:逆耳。逆子。3.背叛;背叛者:叛逆。逆产。4.迎接:逆旅(旅馆)。5.事先:逆知。逆料。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者:1.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强者。老者。作者。读者。胜利者。未渡者。卖柑者。符合标准者。2.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义后面,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文艺工作者。共产主义者。3.用在“二、三”等数词和“前、后”等方位词后面,指上文所说的事物:前者。后者。二者必居其一。两者缺一不可。4.用在词、词组、分句后面表示停顿:风者,空气流动而成。5.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语气(多见于早期白话):路上小心在意者!6.姓。7.指示代词。义同“”(多见于早期白话):者番。者边。

亡:[wáng]1.逃:逃亡。流亡。2.失去:亡佚。亡羊补牢。3.死:伤亡。死亡。4.灭:灭亡。亡国奴。救亡。兴亡。[wú]古同“”,没有。

成语评论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到底在说什么?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吧。比如种庄稼,农民会根据季节播种、施肥、收割。如果非要冬天种西瓜,夏天种白菜,结果可能颗粒无收。这就是“顺天者存”——跟着自然规律走,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有人问:“难道不能挑战规律吗?”其实可以,但要看方式。比如现代人用温室技术种反季节蔬菜,看似“逆天”,本质却是更深入地理解自然规律后找到的平衡点。真正的“逆天而亡”,是像古代某些帝王强行征发民力修长城,导致社会崩溃——违背了“人力有穷”的底层规律。

工作中也有类似现象。小王每天熬夜加班,结果效率越来越低;老张坚持早睡早起,反而事半功倍。这让我想到,所谓“顺天”不仅是顺应外界环境,更要尊重身体和思维的运作规律。现代人常把“拼命”当美德,却忘了休息和专注力管理才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有人困惑:“如果规律不可违,努力还有意义吗?”这里有个误区。就像冲浪选手不会对抗海浪,而是借力前行。二十年前人们觉得沙漠绿化不可能,如今通过科学选种和滴灌技术,内蒙古库布其沙漠已变成绿洲。这说明真正的智慧在于找到规律中的可能性,而不是盲目硬闯。

我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最启发人的地方在于“动态顺应”。就像开车时既要遵守交通规则,又要根据路况灵活调整。现代社会变化加速,与其说“天”是固定法则,不如理解为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远程办公兴起,都是时代浪潮下的顺势而为。

最后留个思考:你最近遇到的难题,是拼命较劲的“逆流而上”,还是观察分析后的“借势而行”?有时候换角度看看,或许能找到更轻松的解决方案。毕竟,连大禹治水都知道堵不如疏,我们何必总跟自己较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