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ān
  • jīn
  • liǎ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iān jīn bō liǎng

成语解释:较量轻重。常用以比喻品评优劣或形容计较微细之事。

成语出处:《绿野仙踪》第四四回:“起先不过房里院外吐些颠斤播两的说话,讥刺几句,使如玉知道。”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过分计较

繁体字形:顛斤播兩

英文翻译:argue about little details

颠斤播两的意思

颠:1.高而直立的东西的顶:山颠。塔颠。2.颠簸:路不平,车颠得厉害。3.跌落;倒下来:颠覆。颠扑不破。4.跳起来跑;跑:连跑带颠。跑跑颠颠。5.同“”。

斤:1.市制质量单位。10两为1斤,100斤为1担。1斤原为16两,后改为10两,合500克。2.古时砍伐树木的工具。

播:1.传播;传扬:广播。播音。电台正在播重要新闻。2.播种:条播。点播。夏播。播了两亩地的麦子。3.迁移;流亡:播迁(迁徙)。

两:1.“两”和“二”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2.双方:两便。两可。两全其美。两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两天再说。他真有两下子。我跟你说两句话。4.姓。5.质量或重量单位,10钱等于1两,旧制16两等于1斤,1两合31.25克;后改为10市两等于1市斤,1两合50克。

成语评论

哎哟,大家平时有没有遇到过那种“颠斤播两”的人?比如买菜时非要让老板多送根葱,或者同事为了报销单上的几毛钱来回扯皮半小时。这种“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劲儿啊,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啥叫‘颠斤播两’啊?”说白了就是形容人特别计较细微的得失,像用秤砣称斤两那样算得贼仔细。比如我二姨夫开小卖部,每次进货都要把包装袋上的误差克数记在小本本上,说是“做生意就得算到小数点后三位才踏实”。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性格真的不好吗?我倒是觉得得看场合。去年帮朋友策划婚礼,有个婚庆公司报价单里把每朵绢花的成本都列出来了,虽然显得有点小题大做,但最后还真帮我们省下了两千块场地布置费。所以说啊,“颠斤播两”用对了地方,倒也算是个实用技能。

话说你们知道吗?现在连手机套餐都有“颠斤播两”式操作了。我同事小王上个月换了5G套餐,硬是拿着计算器比较了八家运营商,最后选了个每月省6块8毛钱的套餐。他媳妇吐槽说:“你折腾这半个月的时间成本都不止60块了!”你看,这就叫过犹不及。

依我看呐,咱们老祖宗造这个成语真是妙。现在年轻人流行说“细节控”,要我说啊,这不就是“颠斤播两”的时尚版说法嘛。不过要提醒各位,算账可以精细,待人还是得留点余地。就像我妈常说的:“算盘珠子拨得太响,容易把人情味给拨没了。”这话糙理不糙,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颠斤播两"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