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ēng
  • qīng
  • yuè
  • jiā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ēng qīng yuè jiāo

成语解释:轻风清凉,月光皎洁。形容夜景优美宜人。

成语出处:唐·无名氏《薛昭传》:“及夜风清月皎,见阶间有三美女,笑话而至。”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夜色

繁体字形:風清月皎

英文翻译:the breeze is fresh and the moon bright

风清月皎的意思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刺。

清: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月:1.月球;月亮:月食。月光。赏月。2.计时的单位,公历1年分为12个月。3.每月的:月刊。月产量。4.形状像月亮的;圆的:月琴。月饼。5.姓。

皎:1.白而亮:皎洁。皎月。2.姓。

成语评论

风清月皎”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举个例子吧:夏夜漫步湖边,凉风拂面,月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四周寂静无声。这时候如果有人感叹:“真是风清月皎的好天气啊!”——画面感是不是瞬间拉满了?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形容自然景色吗?”当然不是!比如描述一场轻松的聚会:“老友围坐庭院,茶香伴着晚风,谈笑间抬头望见满天繁星,倒真有几分风清月皎的意境。”你看,连人际关系都能用这个词烘托出轻松惬意的氛围。

为什么古人偏爱用这类意象呢?其实这藏着中国人的审美密码。想想苏轼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或是张若虚的“江天一色无纤尘”,不都是“风清月皎”的诗意化表达吗?这种对澄澈境界的追求,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的语言习惯。

现代人还能怎么玩转这个成语?试着用它对比都市生活:“地铁站里人潮汹涌,倒让我更怀念老家风清月皎的夏夜。”这种反差用法,既保留了成语的古韵,又注入了当代的生活气息,是不是别有趣味?

有个冷知识你可能不知道: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唐代郑谷的诗中,“风清月皎更幽微”原本是描写竹林的,后来才逐渐演变成通用意象。这说明美好的意境总会在时光流转中找到新的生命力。

最后分享个观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风清月皎”式的简单纯粹反而成了稀缺品。下次当你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时,不妨推开窗看看夜空——说不定就能邂逅属于你的那片风清月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