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ēng zhú cán nián
成语解释:风烛:风中的烛火。风中的烛火随时都可能熄灭;人生垂暮之年的残余时日;随时都可能完结。比喻人到垂暮之年;活不长久了。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只这风烛残年,没的倒得眼泪倒回去,望肚子里流。”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分句;含褒义
繁体字形:風燭殘年
英文翻译:the declining age is like a candle in the wind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烛:1.蜡烛:火烛。花烛。2.照亮;照见:火光烛天。洞烛其奸。3.俗称灯泡的瓦数为烛数,如50烛的灯泡就是50瓦的灯泡。
残:1.不完整:残本。2.快完的;剩下的:残冬。残羹剩饭。3.伤害;使不完整:摧残。4.凶恶:残暴。
年:1.时间的单位,公历1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平年365日,闰年366日,每4年有1个闰年:今年。去年。2.用于计算年数:三年五载。在广州住了两年。3.每年的:年会。年鉴。年产量。4.岁数:年纪。年龄。忘年交。益寿延年。5.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童年。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6.时期;时代:近年。明朝末年。7.一年中庄稼的收成:年成。年景。丰年。歉年。8.年节:新年。过年。给大家拜年。9.有关年节的(用品):年糕。年货。年画。10.姓。
“风烛残年”这个词,常用来形容人到了晚年,身体和精神都像风中摇晃的蜡烛一样脆弱。比如,一位独居的老人在寒冬里咳嗽不止,邻居劝他去医院,他却摆摆手说:“我这风烛残年的人,多活一天都是老天赏的。”这句话里藏着无奈,也带着一丝对生命的豁达。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蜡烛”来比喻晚年?其实蜡烛的意象很贴切——火光微弱,一阵风就能吹灭,正如老年人需要被小心呵护的状态。比如小说里常写:“老爷子拄着拐杖站在门口,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仿佛连影子都在提醒他风烛残年的现实。”这种画面感让成语的意境更具体。
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子女围坐在餐桌前商量是否要让父母住进养老院,大姐叹了口气:“爸妈现在真是风烛残年了,楼梯都爬不动,可又倔着不肯离开老房子。”这里既点出老人的身体状态,也带出代际沟通的难题。你看,一个成语就能串联起家庭故事的多重矛盾。
不过我发现,现代社会对“风烛残年”的理解正在变化。过去可能觉得人老了就只能被动等待,但现在很多七十岁的老人还在学新技能、做志愿者。就像我邻居张奶奶,虽然腿脚不便,但每天直播教年轻人做手工,她说:“蜡烛烧得慢些,火光也能照得远嘛!”这种积极态度或许能重新定义“风烛残年”的内涵。
最后想说的是,这个成语更像一面镜子,既照见生命的有限性,也提醒我们关注身边的长辈。就像春天要细心照料刚发芽的幼苗,对待步入晚年的亲人,需要的不是怜悯,而是带着尊重的陪伴——毕竟谁的人生不会走到需要那盏烛火被温柔守护的时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