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ēng qù héng shēng
成语解释:形容十分幽默、诙谐。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35回:“这样风趣横生的事,只有请笑庵自讲最妙。”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形容十分幽默
繁体字形:風趣横生
英文翻译:sauced with wit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趣:[qù]1.趋向:志趣。意趣。旨趣。2.兴味,使人感到愉快:兴趣。乐趣。情趣。雅趣。妙趣。相映成趣。趣事。趣味。[cù]古同“促”,催促;急促。
横:[héng]1.跟地面平行的(跟“竖、直”相对):横额。横梁。2.地理上东西向的(跟“纵1”相对):黄河横贯本省。3.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跟“竖、直、纵1”相对):横队。墙上横着写着几个大字。4.跟物体的长的一边垂直的(跟“竖、直、纵1”相对):横剖面。人行横道。横着切一刀。5.使物体成横向:把扁担横过来。6.纵横杂乱:横生。横流。血肉横飞。7.与“横”(hèng)8.义相近,但只用于成语或文言词中。9.汉字的笔画,平着由左向右,形状是“一”。10.横竖;反正:我横不那么办!。事情是你干的,我横没过问。11.姓。[hèng]不吉利的;意外的:横事。横祸。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成语是汉语里的“压缩包”,短短四个字就能讲完一个故事。比如有人总爱在朋友圈晒加班照,配文“鞠躬尽瘁”,同事却在评论区调侃:“您这是'叶公好龙'吧?”原本形容假装喜欢的事物,放在现代职场里倒成了摸鱼神器。
为什么成语能跨越千年依然好用?关键在于它的画面感。像“守株待兔”这个典故,现在用来形容不愿主动行动的人。比如小明总念叨要中彩票,却连两块钱的刮刮乐都不买,朋友笑他:“您这是要把'守株待兔'申报非遗?”
有人担心成语会不会过时?看看网络热词就知道答案了。当年轻人说“破防了”,其实和“潸然泪下”异曲同工。上周地铁里有个姑娘抱着考编教材打瞌睡,邻座阿姨感叹:“这不就是现代版'悬梁刺股'吗?”老词新用反而更鲜活。
成语用得妙会有什么效果?上周在菜市场见到商贩吆喝:“我这白菜可是'冰清玉洁',农药检测'明察秋毫'!”买菜大妈接茬:“您这成语用得'天衣无缝',价格可得'实事求是'啊!”围观群众都乐得掏出手机扫码付款。
学成语非得死记硬背吗?有位语文老师的方法很有趣。她让同学用“画蛇添足”造句,有个男孩写道:“我妈给我的泡面加枸杞,简直是健康焦虑版画蛇添足。”这种联系生活的学习,比抄写十遍有效得多。毕竟语言就像流动的河水,能在时代礁石上溅起新水花才是真本事。
下次看到成语别急着翻词典,试着把它放进今天的场景里。就像用“对牛弹琴”形容给老爸讲解智能手机功能,用“刻舟求剑”吐槽公司里那些永远改不掉的流程。当古老文字与现代生活碰撞出的火花,或许正是汉语最迷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