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ēng yǔ wú zǔ
成语解释: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指预先约好的事情,一定按期进行。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黄秀才徼灵玉马坠》:“黄秀才从陆路短船,风雨无阻,所以赶着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持之以恒
繁体字形:風雨無阻
英文翻译:regardless of the weather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雨:[yǔ]水蒸气升到空中遇冷凝成云,云里的小水滴增大到不能浮悬在空中时,就下降成雨。[yù]古指下(雨、雪等):雨雪(下雪)。雨粟。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毋”。5.姓。[mó]见【南无】。
阻:阻挡;阻碍:阻止。拦阻。劝阻。畅行无阻。
“风雨无阻”这个成语到底想表达什么?举个例子:小李每天清晨六点准时去公园跑步,无论刮风还是下雨,他都坚持锻炼。同事问他为什么这么拼,他笑着说:“习惯了,风雨无阻嘛。”这里的关键在于,小李的行动不受外界困难影响,体现了一种坚定的态度。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坚持不懈”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很像,但“风雨无阻”更强调对客观阻碍的无视。比如外卖小哥在暴雨天依然送餐,虽然知道路滑难行,但为了准时送达,他们选择穿上雨衣就出发。这种场景用“风雨无阻”就比单纯说“坚持”更有画面感。
再来看个反面例子:老王总说要学编程,可遇到加班、聚会或天气不好时,他就把学习计划往后推。这种“看情况行动”的状态,恰恰是“风雨无阻”的反面教材。成语提醒我们,真正的决心需要克服随时出现的阻力。
个人觉得,现代社会尤其需要这种精神。比如去年我尝试每天写500字,开始总被临时会议、朋友邀约打乱节奏。后来干脆把写作时间定在雷打不动的早晨五点,就像给计划套上防弹衣,意外情况再难穿透这个时间堡垒。这种主动设置屏障的做法,反而让坚持变得更容易。
有趣的是,团队合作中也能看到这个成语的影子。我们公司的项目组去年赶工期间,遇到台风导致全市交通瘫痪。结果组员们有的步行两小时,有的借邻居电动车,硬是凑齐所有人完成了关键汇报。这种集体性的“风雨无阻”,往往能激发出超出预期的凝聚力。
话说回来,盲目坚持是否值得提倡?比如明知台风预警还非要出门,这就成了鲁莽。成语背后真正的智慧在于:在评估风险后的理性坚持。就像登山者会根据天气调整装备,但不会轻易放弃登顶目标。找到平衡点,才是把成语转化为行动力的关键。
观察发现,越是简单的生活场景,越能体现“风雨无阻”的价值。小区门口修鞋的老张,二十年如一日守着摊位,街坊们都知道“找老张修鞋不用看天气预报”。这种日积月累的可靠性,最终会变成个人品牌最闪亮的标签。
换个角度看,现代科技其实在帮我们实现另一种“风雨无阻”。视频会议软件让跨国协作不受地域限制,在线教育平台让山区孩子也能接触优质资源。当物理阻碍被技术突破,人类坚持的方向也在悄然发生转变。
最后想说的是,每个人心里都该种下一颗“风雨无阻”的种子。不必追求惊天动地的壮举,从守住一个健身计划、坚持每周给父母打电话这样的小事开始培养。当这种态度成为肌肉记忆,面对人生更大的风雨时,自然就能从容应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