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ēi tǔ zhú hài
成语解释:抛掷土丸以逐禽兽。
成语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孝子不忍见其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害’之谓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打猎
繁体字形:飛土逐害
英文翻译:Fly to the ground
飞:1.(鸟、虫等)鼓动翅膀在空中活动:飞蝗。鸟飞了。2.利用动力机械在空中行动:飞行。明天有飞机飞上海。3.在空中飘浮游动:飞云。飞沙走石。飞雪花了。4.形容极快:飞奔。飞跑。飞涨。5.挥发:盖上瓶子吧,免得香味儿飞了。樟脑放久了,都飞净了。6.意外的;凭空而来的:飞灾。飞祸。流言飞语。7.姓。
土:1.土壤;泥土:黄土。黏土。土山。土坡。土堆。2.土地:国土。领土。3.本地的;地方性的:土产。土话。这个字眼太土,外地人不好懂。4.民间的;民间沿用的;非现代化的(区别于“洋”):土法。土专家。土洋并举。5.不合潮流;不开通:土里土气。土头土脑。6.未熬制的鸦片:烟土。7.姓。
逐:1.追赶:追逐。逐鹿。随波逐流。2.驱逐:逐客令。逐出门外。3.挨着(次序):逐年。逐字逐句。逐条说明。4.姓。
害:1.祸害;害处(跟“利、益”相对):灾害。虫害。为民除害。吸烟对身体有害。2.有害的(跟“益”相对):害虫。害鸟。3.使受损害:害人不浅。你把地址搞错了,害得我白跑了一趟。4.杀害:在数日前被害。5.发生(疾病):害眼。害了一场大病。6.又同“曷”hé。
“飞土逐害”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它源自古代狩猎场景,字面意思是“扬起尘土追赶猎物”,后来被引申为“主动出击,消除隐患”。比如,一家公司发现市场上有劣质产品损害消费者利益,立刻联合监管部门开展打假行动,就可以形容为“飞土逐害”——他们主动行动,阻止问题扩大。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亡羊补牢”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主动性。“亡羊补牢”是事后补救,而“飞土逐害”强调在危害扩散前主动出击。比如社区发现电线老化,不等事故出现就提前更换,这种未雨绸缪的做法正是成语的生动体现。
现代社会里,“飞土逐害”思维其实无处不在。举个真实案例:某沿海城市监测到海水污染迹象,立即启动生态修复工程,三年后珊瑚礁覆盖率回升了40%。这种主动干预的模式,比等问题爆发再处理更能减少损失。
在我看来,这个成语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它的“动态感”。它不像“防微杜渐”那样静态,而是带着奔跑扬尘的画面感。这种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放在职场中就像发现团队协作漏洞时,主动召集大家优化流程,而不是坐等问题发酵。
或许有人觉得,现代社会讲究效率,发现问题再解决更省力。但气候变化、网络安全这些领域告诉我们,有些风险一旦发生就难以挽回。就像消防员不会等火灾发生才买水管,真正聪明的做法永远是带着尘土奔跑在问题前面。
下次看到城市绿化队提前给树木加固支架防台风,或是医生推广癌症早期筛查时,你会发现“飞土逐害”的智慧早已融入生活。它提醒我们:解决问题的最高境界,是让问题根本没有机会成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