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ēi
  • yīng
  • zǒu
  • gǒ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ēi yīng zǒu gǒu

成语解释:放出鹰狗去追捕野兽。指打猎游荡的生活。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术传》:“少以侠气闻,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后颇折节。”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打猎

繁体字形:飛鹰走狗

英文翻译:go hunting

飞鹰走狗的意思

飞:1.(鸟、虫等)鼓动翅膀在空中活动:飞蝗。鸟飞了。2.利用动力机械在空中行动:飞行。明天有飞机飞上海。3.在空中飘浮游动:飞云。飞沙走石。飞雪花了。4.形容极快:飞奔。飞跑。飞涨。5.挥发:盖上瓶子吧,免得香味儿飞了。樟脑放久了,都飞净了。6.意外的;凭空而来的:飞灾。飞祸。流言飞语。7.姓。

鹰:鸟,上嘴呈钩形,颈短,脚部有长毛,足趾有长而锐利的爪。是猛禽,捕食小兽及其他鸟类。种类很多,如苍鹰、雀鹰、老鹰等。

走:1.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行走。走路。孩子会走了。马不走了。2.跑:奔走。3.(车、船等)运行;移动;挪动:钟不走了。这条船一个钟头能走三十里。你这步棋走坏了。4.趋向;呈现某种趋势:走红。走热。5.离开;去:车刚走。我明天要走了。请你走一趟吧。把箱子抬走。6.指人死(婉辞):她还这么年轻就走了。7.(亲友之间)来往:走娘家。走亲戚。他们两家走得很近。8.通过:咱们走这个门出去吧。9.漏出;泄漏:走气。走风。说走了嘴。10.姓。

狗: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舌长而薄,可散热,毛有黄、白、黑等颜色。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有的用来帮助打猎、牧羊等。也叫犬。

成语评论

飞鹰走狗”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武侠小说里的场景,但它实际用来形容什么行为呢?先看个例子:老张最近迷上了钓鱼和遛鸟,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家里的生意全丢给伙计打理。邻居劝他:“你这天天飞鹰走狗的,不怕耽误正事儿吗?”老张摆摆手:“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这里的关键问题:为什么用“飞鹰走狗”批评人?其实它本意是指带着猎鹰和猎犬外出打猎的享乐行为,后来演变成批评那些只顾玩乐、荒废主业的人。比如现代有人沉迷游戏不写作业,家长可能就会说:“别整天飞鹰走狗的,先把功课完成!”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用在玩乐场景吗?不一定。比如某公司高管整天参加高尔夫球会却疏于管理,董事会提醒他:“咱们需要的是实干家,不是飞鹰走狗的社交达人。”这说明只要存在“主次颠倒”的情况,这个成语就能派上用场。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生动——它用具体的动物形象代替抽象说教,就像给“不务正业”的行为贴了个醒目标签。不过也要注意使用场合,若朋友只是周末放松,说人家“飞鹰走狗”就有点上纲上线了。最后分享个小发现:很多古人创造的成语都在提醒我们平衡生活。就像手机里的“屏幕使用时间”提醒功能,两千年前的“飞鹰走狗”何尝不是种生活警示?下次看到有人过度沉迷某件事,不妨试试这个既文雅又有历史厚重感的表达。

飞鹰走狗的造句

  1. 造句 昔魏武少时好飞鹰走狗,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世人均不耻其行。
  2. 造句 少年时的曹操喜欢飞鹰走狗,是个游手好闲的公子爷,一有空就往深山野林里跑,上瘾了,仿佛一匹没缰绳的野马。
  3. 造句 地主出门起码飞鹰走狗吧?咱家就一匹杂花瘦马,还是平日里拉车的挽马,偶尔客串一下坐骑。
  4. 造句 和一班官宦(不是宦官)子弟飞鹰走狗、听歌狎妓、投机倒把、欺行霸市、推dao、腹黑……那叫一个爽!他叫曹操。
  5. 造句 长期生活在优秀老哥阴影下的田胜,干脆破罐子破摔,整天无所事事,跟着长安城的纨绔们飞鹰走狗,到了二十出头还是一事无成。
  6. 造句 若这是地球世界,终日无事的勋贵子弟们,无非就是比比飞鹰走狗以及败家坑爹的本事,可问题在于这是个以武为尊的高武世界。
  7. 造句 凭着祖宗的荫蔽,廖谷继承了爵位和长安城里的几处产业,整日里飞鹰走狗,倒也活得滋润。
  8. 造句 当年他的父亲袁绍和曹操、许攸等人和一大批公族子弟,每日里不是飞鹰走狗就是呼朋引伴横行洛阳,又做过多少“正经”。
  9. 造句 读书之余呢,胖金哥们就带着老鹰和厉狗来这座桥上比试比试,所以后来人们就把这叫做‘飞鹰走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