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ì fēi yǎn guò
成语解释:同“饰非文过”。
成语出处:鲁迅《华盖集续编·学界的三魂》:“我虽然也被谥为‘土匪’之一,却并不想为老前辈们饰非掩过。”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飾非掩過
英文翻译:To disguise
饰:1.装饰;打扮:修饰。粉饰。2.装饰用品:首饰。3.遮掩:掩饰。文过饰非。4.扮演角色:他在《逼上梁山》里饰林冲。
非:1.错误(跟“是”相对):是非。习非成是。痛改前非。2.不合于:非法。非礼。非分(fèn)。3.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非难。非议。无可厚非。4.不是:答非所问。此情此景非笔墨所能形容。5.前缀。用在一些名词性成分的前面,表示不属于某种范围:非金属。非晶体。非司机。6.不:非同小可。非同寻常。7.跟“不”呼应,表示必须:要想做出成绩,非下苦功不可。8.一定要;偏偏:不行,我非去!9.不好;糟:景况日非。10.指非洲。
掩:1.遮盖;掩蔽:掩口而笑。掩人耳目。掩着怀(上衣遮盖住胸膛而不扣纽扣)。2.关;合:掩卷。虚掩着房门。3.关门或合上箱盖等物时被夹住:手被门掩了一下。4.乘人不备(袭击、捕捉):掩杀。掩捕。
过:[guò]1.从一个地点或时间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过来。过去。过河。过桥。过年。过节。日子越来越好过了。2.从甲方转移到乙方:过户。过账。3.使经过(某种处理):过罗。过筛子。过滤。过淋。过磅。过秤。过油肉。过过数儿。4.用眼看或用脑子回忆:过目。把昨天的事在脑子里过了一遍。5.超过(某个范围和限度):过分。过期。过犹不及。树长得过了房。6.分子结构中有过氧基(—O—O—)结构的:过硫酸根(SO5-)。过氧化氢(H2O2)。7.探望;拜访:过访。8.去世:老太太过了好几天了。9.过失(跟“功”相对):过错。记过。勇于改过。10.传染:这个病过人。11.用在动词后,表示经过:走过广场。把他送过了桥。12.用在动词后,表示掉转方向:翻过一页。他回过头看了看。13.用在动词后,表示超过或胜过:我比不过你。一匹马比得过两头驴。[guo]1.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吃过饭再走。杏花和碧桃都已经开过了。2.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他去年来过北京。我们吃过亏,上过当,有了经验了。[guō]姓。
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明明犯了错误,却拼命找理由掩饰,甚至把责任推给别人?这种行为在成语里有个精准的描述——饰非掩过。比如同事把文件弄丢了,却抱怨打印机卡纸耽误时间;孩子考试不及格,却说是老师出题太偏。这些场景里,当事人都在用各种借口遮盖自己的过失。
为什么人们总想掩饰错误呢?核心问题其实藏在人性深处。当我们面对批评或否定时,第一反应往往是自我保护。就像有人打翻水杯时会脱口而出"桌子太滑了",这种本能反应既想维护自尊,又想避免承担后果。但仔细想想,找借口的精力如果用在解决问题上,事情会不会变得更好?
职场中的例子特别典型。某项目经理延误工期后,不是分析原因而是指责采购部供货慢。这种饰非掩过的做法短期内似乎保住了面子,却让团队失去了改进流程的机会。反观那些敢于承认"这次是我预估失误"的领导者,反而能赢得团队信任,共同制定应急预案。
我观察到有个有趣现象:越是成功的人,越少使用饰非掩过。这不是说他们不犯错,而是懂得把错误转化为学习机会。就像烘焙新手烤焦蛋糕时,坦然承认火候掌握不好,下次就能精准调整温度。这种直面过失的态度,反而让成长路径变得清晰可见。
下次犯错时不妨试试新方法:先深呼吸三秒,把"但是"换成"因为"。比如把"报表出错是因为财务没给数据"改为"报表出错是因为我没及时核对数据"。当停止饰非掩过,你会惊讶地发现,解决问题的大门正在徐徐打开,而周围人的宽容度往往比想象中要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