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ǎo ān shì gù
成语解释:指对世态人情有深刻感受或有丰富的处世经验。
成语出处:宋 楼钥《吴参议达观斋》诗:“吴侯晚到东海滨,饱谙世故无戚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为人处世
繁体字形:飽諳丗故
英文翻译:have been around
饱:1.吃足了。与“饿”相对。2.足;充分:饱经忧患。3.满足:以饱眼福。
谙:熟悉: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世:1.时代:近世。当世。2.人的一生:一生一世。3.一代传一代的:世医。世交。4.指有世交关系的:世叔。5.一代一代父子相承而形成的辈分:第十五世孙。6.世界;社会:举世无双。公之于世。7.地质年代分期的第四级。如新生代第四纪分成更新世和全新世。
故:1.事情;事故:细故。变故。2.缘故;原因:无故缺勤。不知何故。3.故意;有意:故作镇静。明知故犯。4.所以;因此:因大雨,故未如期起程。5.姓。6.原来的;从前的;旧的:故址。故乡。依然故我。7.朋友;友情:亲故。沾亲带故。8.(人)死亡:病故。染病身故。父母早故。
哎呦喂,今天咱们来唠唠"饱谙世故"这个成语。您可能会问,这词儿到底是啥意思啊?说白了就是形容那些见多识广、处事老练的明白人。举个栗子:张大妈在胡同里住了五十年,谁家晾的腊肠被猫叼了,哪户小夫妻闹别扭了,她都能用三言两语化解矛盾,真真是饱谙世故的典型代表。
这时候您可能又要问了:这跟"圆滑"有啥区别啊?您可问到点子上了!老李头在单位干了三十年,既能把领导哄得舒坦,又能让新来的实习生倍感亲切,但他从不搞歪门邪道。您瞧,这就是饱谙世故的高明之处——既懂人情又不失原则,就像刚出锅的糖油饼,外酥里嫩刚刚好。
要说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那可海了去了。比方说新入职场的菜鸟小王,面对部门里的派系斗争一脸懵圈。这时候老张拍拍他肩膀:"年轻人,多观察少说话,等你饱谙世故了自然就门儿清了。"这话说得,既提点了后辈,又不会让人下不来台,您品品这说话的智慧。
不过咱得掰扯清楚个道理——饱谙世故可不是要当老油条。我二舅爷常念叨:"世事洞明是本事,但要是把心肝脾胃肾都看透了,活着还有啥滋味儿?"这话糙理不糙,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就像吃火锅,底料太浓反而会盖住食材的本味。
看官您瞧《红楼梦》里的刘姥姥,那才是真·饱谙世故的教科书式操作。进大观园装傻充愣逗老太太开心,临走还能捎带手帮女婿家解决经济困难。这种既能屈能伸又心存善意的处世之道,搁现在职场上都算得上高级生存技能。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来,前阵子看到个研究报告挺有意思。说现代职场里,70后的处事经验对00后来说就跟天书似的。要我说啊,这世故就像手机系统,得定期更新补丁。您要是拿十年前的人情往来套现在的短视频时代,那指定要闹笑话。
最后给各位提个醒,咱可以学着看透不说透,但千万别活成《围城》里方鸿渐他爹那种老古董。要我说,真正的饱谙世故应该是——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留天真。就像咱北京人喝豆汁儿,闻着酸喝起来香,关键是得品出那个地道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