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ěr míng diào lù
成语解释:饵:引诱;钓:诱取;禄:官吏的俸禄。指谋取官位和俸禄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因平素深恶,说这原非圣贤制撰,焉能阐发圣贤之奥,不过是后人饵名钓禄之阶。”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谋取名利
繁体字形:餌名釣禄
英文翻译:Baiming Jiaolu
饵:1.糕饼。例:果饵。2.钓鱼用的鱼食:鱼饵。钓饵。3.引诱:此所以饵敌者也。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钓:1.用钓饵诱鱼或其他水生动物上钩:钓鱼。钓虾。2.比喻用手段取得(名利):沽名钓誉。
禄:1.古代称官吏的俸给:俸禄。高官厚禄。无功受禄。2.姓。
哎,说到“饵名钓禄”这个成语,你懂的,它形容那些用手段博取名利的做法。举个栗子啊,有人为了升职加薪,整天在领导面前拍马屁,工作却敷衍了事——这不就是典型的“饵名钓禄”吗?说白了,这就是把表面功夫当捷径。
这时候可能有人问:“那这种行为真的能长久吗?”咱来唠唠!比如电视剧里常见的“职场老油条”,前期靠拉关系混得风生水起,结果遇到重大项目立马露馅。这说明啥?名利这玩意儿啊,光靠“钓”是钓不稳的,还是得靠真本事打底。
不过话又说回来,生活中“饵名钓禄”也不全是贬义。比如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时多露脸,既能积累人脉又能锻炼能力——这种“主动争取”和“急功近利”的界限在哪儿呢?个人觉得啊,关键在于是否创造了实际价值。就像种地,施肥能增产,但光撒化肥不深耕,土地迟早变盐碱地。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现在社交媒体上有人为了流量刻意制造争议话题,结果评论区骂声一片。这种“钓禄”操作短期可能博眼球,但长期反而消耗信誉。反观那些专注输出干货的博主,粉丝黏性反而更高。所以说啊,名利场就像马拉松,靠冲刺的选手往往跑不完全程。
最后插一句个人看法:追求名利本身没啥毛病,但把手段当目的就容易跑偏。就像钓鱼时总盯着浮标看,反而会错过湖面的晚霞。咱普通人啊,还是得在“争取”和“沉淀”之间找个平衡点,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